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科协:让“有色”更“出色”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0-25 16:48:18

  在中国科协日前公布的全国第二批深化改革试点项目入选单位中,聊城市科协赫然在列。在这份名单中,山东省入选的地级市仅有两个。

  今年以来,市科协以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积极争取国家级学会的技术和智力资源支持,牵头打造集政产学研用金于一体的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创新联合体,并做好配套服务,有力助推了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里程碑

  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成立

  8月初召开的第二届江北水城双招双引大会上,有一项签约深刻影响着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航向,那就是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的成立。签约单位为聊城市科协、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聊城市金融监管局、聊城大学及4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

  有色金属和金属深加工产业是聊城市第一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总量的15%左右。目前,聊城已有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生产及加工企业39家,具有年产60万吨精炼铜、158万吨电解铝及年加工53万吨铜、140万吨铝的能力。但成绩背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产品主要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另一方面企业难以吸引、留住高端人才,研发能力弱等现实因素成为制约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瓶颈。

  大量的有色金属科研成果要么是躺在纸上,要么是躺在实验室,而企业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调动各种科技资源,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重担落在市科协的肩上。

  利用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市科协积极对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获得积极回应。从4月2日起,市科协有关负责人先后深入东昌府区、临清、阳谷、冠县等地的企业开展调研,征集企业科技和人才方面的需求,询问企业对于组建有色金属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的意见及建议,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给各企业精准“开方”提供依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最终,利用全市举办双招双引大会的机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受邀而来,与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

  “这是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次签约是引进国家级学会人才智力资源、服务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市科协党组书记姚清昌表示,双方将秉承“资源共建、平台共筑、合作共赢、发展共享”的原则,开展战略合作,以组建科技服务团队、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共同创建联合体、促进成果转化、培养企业创新人才五项行动,助推企业在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场技术对接

  有色金属行业专家进企问诊

  在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成立的第二天,市科协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就立刻组织国内知名有色金属研究院所的高级工程师到企业“问诊”。

  随着5G移动通讯的高速发展,信号频率和传输速度不断增加,普通铜箔的表面粗糙度及微观组织结构已无法满足5G高频信号的传输要求。因此,5G通讯用高频低轮廓度压延铜箔成为市场新宠。“目前这种铜箔全部依赖日本进口。我们在粗糙度控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产品多项关键指标接近日本同类产品,但我们依然还有多项指标需要突破。”在中色奥博特,总经理黄金刚期待专家来“指点迷津”。

  “铜箔粗糙度高主要是滚轴造成的,我们在滚轴表面处理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可以实现低成本表面修复。”来自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张小锋给出了一套方案。张小锋介绍,除了表面修复,他所在的研究所还在真空镀膜方面有技术优势,这对中色奥博特提升铜箔性能、增加产品种类等也很有价值。

  当日,专家们还走访了太平洋光纤光缆、冠洲集团和鑫鹏源集团。他们进车间、看产品,边走边谈,之后再召开座谈会详谈。每一家企业都是董事长带领所有工程师出席,足见企业对专家们的重视。其中,太平洋光纤光缆董事长高宪武一举抛出了耐高温、光纤传感、高铁接触线、节能导线、高端装备电缆和机器人电缆等六个方面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

  “说实话,我们接待过很多专家,但多数是一个单位的,一次性接待5家国内著名有色金属研究院所的专家,这还是第一次。我要代表企业感谢市科协为此付出的努力。”高宪武表示,目前公司的光纤光缆产品主要用于高铁、航空、核电、舰船、电信、高端电器等领域,“越发展越需要尖端技术专家,市科协这次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并带领专家前来进行对接,可谓‘雪中送炭’。”

  “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下一步,市科协将继续通过发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把聊城市打造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学术交流与技术培训基地,帮助企业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市科协副主席潘云霞表示。

  一份责任担当

  打造科技经济融合聊城品牌

  据了解,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项目大多能耗高,受到耗能指标限制。因此,除了产品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引来高端人才等原因外,聊城市有色金属行业还面临双招双引项目难以落地的情况。目前的情况是,从规模上看,缺乏具有引爆性和冲击力、拉动力的大项目;从结构上看,具有引领性、高增长性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稀缺。

  “当前,我国正在打造‘科创中国’品牌,聊城也要打造‘科创聊城’品牌,以创新联合体为纽带,共同搭建产学研金服用的科技经济融通平台正当其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贾明星说。

  成立有色金属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不是终点,只是起点。接下来,市科协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科技经济融合组织体系框架》和《中国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扎实推进资源整合,推动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

  组建有色金属新材料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团。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为依托组建“有色金属新材料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科技专家服务团”专家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结合聊城实际情况,对聊城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专业、科学、可行的意见建议;组织专家服务团撰写、出版科普书籍及参与学术交流活动,辑录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

  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在企业建立“国”字号学会工作站。鼓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专家开展智力投资,推动科技成果在企业聚集、落地、生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打造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专家和优势单位与聊城重点有色金属产业企业开展协同创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联合申报、承担和实施各类科研项目,研究关键技术。

  培养有色金属企业创新人才。以科技服务团、联合体、产业联盟为纽带,以企业为着力点,共同开展以项目培养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等工作。一是驻团帮学,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讲座、学术研讨会等“传帮带”的形式,帮助企业汇聚培养创新人才。二是借团求学,采用“走出去”的形式,鼓励企业科技人员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单位驻点学习,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聊城市是全国科技经济融合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城市,聊城市科协是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试点单位。我们选择全市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进行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改革,知难而上,目的就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索经验。”姚清昌表示,市科协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充分用好各种资源和平台,推动聊城主导产业融出新动力、合出新活力。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