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高唐:巧编玉米皮“织”就致富路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1-02 16:25:40

  今年秋收过后,原本无人问津的玉米皮,在高唐县固河镇却摇身变成可以挣钱的“黄金叶”。

  五颜六色的花朵、精致的水果篮、实用的小座垫……10月26日,在固河镇冯庄村玉米皮手工艺品编织培训班上,学员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以玉米皮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各种精美工艺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这种编织技艺。

  固河镇是高唐的农业大镇,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每年秋收后,家家户户都面临着玉米皮的处理难题。一次,冯庄村党支部书记焦维刚去德州市禹城出差,了解到当地正在大力发展玉米皮草编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引领贫困家庭、农村妇女走上脱贫致富、稳定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玉米皮编织绿色、环保,又是零成本,只要肯吃苦,大伙儿坐在家里就能挣钱。”焦维刚眼前一亮,回来后立即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集中研究利用废弃玉米皮发展草编产业的问题。

  “只有掌握了实打实的技术,村民发展这一特色扶贫项目才更有信心和底气。”焦维刚说,扶贫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后,他专门从禹城邀请了掌握玉米皮编织技艺的师傅,驻村开设培训班,免费向村里的妇女传授编织技艺。

  目前,冯庄村玉米皮编织特色扶贫项目已经发展成为高唐远近闻名的致富产业,村民们用玉米皮编织出的工艺品设计精巧、款式新颖、物美价廉,远销上海、深圳等大城市。

  冯庄村村民云桂栓是固河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老伴患病无法外出打工,全家生活比较困难。今年年初,云桂栓与玉米皮编织技艺结缘后,就热爱上了这门手艺,生活也逐渐发生变化。“不出家门就能挣钱,做家务、增收两不误。从年初到现在,俺用玉米皮编织的工艺品,已经卖了8000多元钱。”云桂栓兴奋地介绍。

  走进聂昭雪老人家中,满屋摆放着的图案各异的汽车坐垫,全都是由玉米皮编织成的。“俺岁数大了,干不了重活,用玉米皮编织工艺品,没有成本还接地气,在家坐着就能干,最适合我了。”与云桂栓一样,今年72岁的脱贫户聂昭雪老人也主动加入到编织队伍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没想到不值钱的玉米皮竟成了贫困户脱贫的利器,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玉米皮编织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固河镇党委书记郝林远表示,镇党委政府准备扩大培训班的规模,让更多村民熟练掌握编织技术,真正用好玉米皮这一绿色生态资源,形成巧手自主脱贫的生产模式,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