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阳谷县:棚里养蘑菇 网上找销路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1-02 16:33:52

  “看,刚采摘的蘑菇,又鲜又嫩,每公斤3.6元,快来购买,快来下单。”

  “我要300公斤,要现采的。”

  “好的,马上安排!上午12点前给您装车。”10月23日,在阳谷县七级镇东金村蘑菇棚里,金根堂、何玉芳夫妇在通过网络“直播”与外地客户进行面对面洽谈生意。

  走进大棚,只见排放整齐的菌棒两头长满了蘑菇,地上放着一篓篓刚采摘的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菇。“这蘑菇是用玉米芯、豆饼和有机肥等材料生成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吃起来润滑爽口。”金根堂拿着一个花一样的蘑菇棒高兴地说,“这个菌棒装有1.5公斤多重的料,能出1.5公斤左右的蘑菇,一个面积800平方的棚能装3万个菌棒,能出0.5万公斤菇,除去成本,一个蘑菇棚能有七八万元的纯效益。”

  金根堂夫妇以前在外打过工、烧过砖窑、收过废品。在收废品的途中,他们经常看到乡下到处堆放着的玉米芯,每斤只卖1角多钱,便萌生了利用玉米芯养蘑菇的念头。经过反复考虑后,夫妇俩决定回家养菇。

  2016年,金根堂夫妇带着养菇梦想返回老家东金村,投资80多万元,在村里租赁了10多亩村头荒地和废弃宅基地,建起了5个蘑菇棚,并安上了自动卷帘、自动喷水、自动控温和空调等设备。开始没有经验和技术,夫妇俩就四处拜师学习经验和技术,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和实践,夫妇俩基本掌握了蘑菇的接种、配料、管理等方法,并逐渐走向成功,取得可观效益。

  春节后,5个蘑菇棚进入采摘旺季,一天能出一千公斤左右的平菇,由于今年受疫情的影响,生产出来的平菇曾一度出现滞销和“嫁”不出去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夫妇俩刻苦学习网络“直播”营销知识。“开始接受起来比较费劲,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努力,现已得心应手。”何玉芳告诉记者说。目前,他们每天都能通过网络“直播”向全国各地推销、下单自己种植的优质平菇,销售非常火爆,产品供不应求。

  据金根堂介绍,他们每年都要在当地购买15万公斤的玉米芯,在给自己带来效益的同时,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减少了环境污染。出完蘑菇的废料加工成有机肥,廉价出售给贫困户和种植户,促进节本增效,丰产丰收。

  致富不忘回报乡亲。金根堂夫妇对养菇技术毫不保守,凡来求助者,他们都乐于相助,无私传授,在他们的帮助下,目前周边已有两个困难户靠养菇脱贫致富。

  “金根堂夫妇不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是村里的大好人。2018年,村里建文化广场,夫妇俩便毫不犹豫地拿出2万元进行资助。去年春节,夫妇俩又每家每户地给村民发放爱心蘑菇。村里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伸手相助。”东金村村委会主任贺海章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