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临清:小小“扶贫菇”销往大市场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1-03 19:03:27

  10月26日,在临清市尚店镇司洼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内,记者看到,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菌棒上长满了肥厚、鲜嫩的蘑菇。“现在基地共有42座温室大棚,主要用于菌菇和灵芝养殖,有了政府的支持,我更加有信心了。”基地负责人宋继东自主创业,如今已经走出了一条靠技术致富的路子。说话间,几筐蘑菇已经装满箱,他抱起箱子向棚外走去,脸上满是喜悦与自信。

  要想致富快,全靠产业带。近年来,尚店镇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按照“政府引导、基地带动、群众自愿”的原则,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着力推动温室建设工作。

  2019年,宋继东获得镇政府的11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菌菇温室大棚建设,他既兴奋又深感责任重大。“这10座扶贫大棚,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每年拿出9.9万元作为项目分红,分给全镇的贫困户。”宋继东说,“蘑菇每年能出五六茬,主要销往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的大市场,价格能卖到十元钱一公斤,效益非常可观。”

  与其他菌菇种植基地不同,宋继东的菌菇种植基地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大力推广间歇轮作模式:5月至8月份主要种植灵芝,9月至次年4月份主要种植食用菌,单棚年收益可达6万余元。此外,基地按照“以棚带户”的方式,优先招聘贫困人员进厂打工,每个大棚至少吸纳一位贫困群众务工,解决一户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平日里,就在这里装装菌种,一天能有一百元左右的收入。”在菌菇大棚里,司洼村村民王俊满足地说。如今,宋继东的菌菇种植基地已经吸纳了全村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截至目前,该镇共流转土地12公顷,投入1040万元资金,建设了57个食用菌温室大棚,逐渐形成了以司洼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苇园村、西荆林村的食用菌种植格局,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