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指向23时40分,人们都已进入梦乡,而市生态环境局莘县分局办公楼里依然灯火通明,五楼会议室里还在安排部署夜查行动。“今天夜查的对象主要是城区工业园区的企业,组成5个检查小组,零时整开始行动……”会议主持人简明扼要地分配任务。
“城南有座‘不夜楼’,楼里一群钢铁人”,这是流传在市生态环境局莘县分局的两句打油诗,生动地反映了莘县环保人的工作状况。
1至3季度,莘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43,同比改善14.1%,空气优良天数179天,同比增加47天。看到这个数据,我们心里备感欣慰,同时压力倍增。
分局局长身体不适,县医院大夫建议去济南检查,他却一拖再拖,一直坚持,实在不能再坚持了,就在县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完后直接回到工作岗位,埋上预埋针,在办公室里自己输液,输完之后拔下针就投入工作中。他带领大气、监测、综合执法等一伙环保人吃住在单位,5岁的小孙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见面时第一句话却是:“爷爷,今天我们第几呀?”当爷爷说“第一”时,他随即笑着拍着小手又蹦又跳地欢呼起来。
清晨6点,分管大气的副局长办公室的门准时打开,属于环保人的一天拉开帷幕。他们常年坚持每天六点到局里,夜间巡查至凌晨一两点,赶到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干脆就搬到局里住,“披星戴月”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朝霞下,他们在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督导扬尘防控;暮色中,他们又出现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一线。
大气环境科科长是个30多岁的小伙子,由于工作疲劳,加上睡眠严重不足,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压,但他对此却一笑置之,和同事们互相戏称“压友”。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中始终冲锋在前。今年以来,环境执法检查1556家,处理各类环境投诉680余件,争当排头兵,他们用行动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作为一线执法人员,加班蹲点严查企业排污是家常便饭,尽管工作辛苦,但他们依然充满干劲,上至大队长,下至队员,很难看到他们停下脚步,来到餐厅最晚的是他们,因为刚刚从查处违法行为现场赶回来;狼吞虎咽,吃得最快的也是他们,因为还要奔赴下一个现场。
环境监测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环境监测人员在监测实验过程中,一不小心手指甲盖就会被烧出几个小黑点,衣服上烧出小窟窿,这都是经常发生的。他们还要提着近25公斤重的仪器爬上高达40多米的平台采集烟气,夏天,酷热难当,冬季,寒风刺骨,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在一次化学品泄漏事故中,一位过路群众被熏晕了,但他们没有退缩,戴上防毒面具,艰难地完成了取样。他们还是保卫蓝天的“雷达”,发现数据异常,不管白天黑夜还是饭点儿,都立即出动,开着大气遥感监测车,带上无人机说走就走,毫不含糊、毫无怨言,一边追踪一边指挥,联合执法人员深入大街小巷查找污染源。
仰望蓝天,看看身边匆匆走过的环保人,耳边响起他们铿锵有力的声音,“凝聚全部力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听着这声音,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