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早上8点,东昌府区新区街道后许小区网格员吕建芹来到文锦苑社区“红·街坊”集市“摆摊儿”。大家拿出自己家的闲置物品“以物易物”,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物品,也增进了邻里情感。这样的“红·街坊”集市每个月都会举行。
“我也来凑个热闹!”吕建芹抱来了一个大纸箱,里边放着吹风机、豆浆机、按摩枕等闲置用品,不一会儿就有邻居询问怎么交换。这时,前来“赶集”的小区居民毕玉珍也走了过来。“现在咱们这儿越来越热闹了,这都要感谢你。”毕玉珍说。原来,吕建芹入户走访调查时,毕玉珍表示自己非常怀念从前赶集的场景,不仅能“淘”点好东西,还能增进邻里感情。“没想到建芹把这件事向街道反映了,社区大集真成立了!”毕玉珍忍不住夸赞吕建芹“工作做得好”。
文锦苑社区“红·街坊”集市是东昌府区新区街道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新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兆波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如何实现居民自治,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点。新区街道辖区有25个社区,289个小区,28万人口,为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新区街道整合资源,将原来相关部门设置的多个网格进行整合,以300户至500户左右为1个网格的标准,科学划分了107个综合网格。从在社区工作的警务助理、劳保协管员等人员中,招募年龄为35岁至50岁的专职网格员107名。网格员每天都会对自己负责的网格进行基本巡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新区街道给他们配备了手持信息采集终端,网格员通过照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实现对信息的实时采集上报。
吕建芹是新区街道招募的网格员中的一员,也是一名有14年党龄的党员。在网格巡查过程中,吕建芹积极收集民情民意。针对许多居民表示愿意成立“小区集市”的情况,街道网格管理中心积极联系社区党委,联合小区红旗驿站、楼栋长、“红管家”等,召开了“民情恳谈会”,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红·街坊”集市应运而生。
在网格运行中,新区街道党工委探索“党建+网格”的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网格长。他们总结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志愿者下沉网格的经验做法,将党员纳入居住地网格党组织,鼓励170名在职党员担任小区楼栋长或兼任网格党建指导员,实施社区党员“五亮”工程,推动党建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在107名专职网格员中,党员就有79名。
多“网”合一后,综合网格员“上传下达”,成为连接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的桥梁,让基层治理更加精准。“街道党工委引导党员、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居民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由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为老百姓提供精准服务,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社区为平台、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现代社区治理新格局。”王兆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