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临清 宛斌:创新发展,造福乡梓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1-26 17:01:05

  “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我们临清市工商联也要发挥自身优势,敢于担当,坚定信心,创新发展。”11月16日,聊城市工商联副主席、临清市工商联主席、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总经理宛斌在组织临清市工商联系统集中学习时这样说。

  无论在三和纺织集团,还是在临清市工商联系统,宛斌都在不断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他有一个实现自身价值和企业追求的契合点,那就是“仰承国恩,回哺社会”。

  上马新项目,拓展新空间

  目前,三和纺织集团的医疗防护服生产项目已经取得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二类资质正在积极办理中。这是宛斌的一个重大决定,也是公司的一个新发展方向。

  作为一家大型外贸出口民营企业,面对今年国际订单减少的情况,三和纺织集团积极着手拓展国内市场,转产医疗防护物资,延长服装产品链条,保障应急需求及储备,丰富国内终端产品。公司将原来主攻出口的发展格局调整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逐步适应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省市县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度过低谷,如土地使用税下调、社保费用减半、电价下调、外贸减少环节降低资费等惠企政策的实施,为三和纺织集团集中精力搞创新、谋发展创造了条件。”宛斌非常庆幸,很多惠企政策的落实,帮助企业成功爬坡过坎。

  适应新需求,瞄准新产业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不断加快,已经进入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新时期。坐在棉花垛上纺纱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等,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新定位。”作为三和纺织集团总经理,宛斌审时度势,通过多种媒介及时调查分析,及时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寻求公司自身发展与外部形势变化的结合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4年以来,三和纺织集团筹建工业园区项目,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他们投资兴建了三和宾舍、宛园、明清文化园等文化产业,以及商业领域的三和购物广场、农业领域的润林牧业等项目,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适应市场新消费需求,形成企业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态势。

  发展承国恩,爱心付乡梓

  三和纺织集团连续13年上缴税收过亿元,出口创汇连年名列聊城市企业首位。在疫情蔓延、市场波动等复杂形势下,公司没有裁减一名员工。

  三和纺织集团经历3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较大的经济体量和就业容量,仅今年上半年就缴纳税款7609万元。

  保就业、保税收、热心公益,三和纺织集团专注实业发展,形成了企业“仰承国恩、回哺社会”的价值追求。三和纺织集团接纳88名临清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00余名残疾人就业,被认定为“聊城市扶贫就业基地”;每年春节接济1400余户贫困家庭;全程资助45名寒门学子,帮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向汶川、雅安灾区捐赠,助力清真女寺翻建、东寺修缮,建设农村学校,实施产业扶贫……

  多年来,三和纺织集团累计安置再就业职工6500人,安置退伍军人190人,安置残疾人117人,安置少数民族职工4700人,先后被授予“全国再就业先进企业”“全国就业先进企业”“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宛斌谦虚地说,安置少数民族职工、下岗职工、退伍军人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企业为家乡尽义务。

  今年以来,宛斌又捐款100余万元支援疫情防控。在宛斌的带动下,三和纺织集团全体党员、各级管理人员积极捐款,共筹集善款91040元。

  “富有谓之大业,日新谓之盛德”。三和纺织集团每月工资支出超3000万元,可以说“一企身系万家”;宛斌及其团队不断探索纺织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成果显著。

  宛斌常常到生产一线转一转,听一听纺织机械的轰鸣,和同事们聊一聊产品的改进;到宛园里走一走,欣赏园林的长夜,品尝宾舍的美食。这是他将自己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的方法。他也喜欢莫泊桑的一句话:世上真不知道有多少能成就功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以致默默无闻了。

  宛斌的压力来自于万余人的工资支出,来自于企业的发展和产业转型,更来自于管理创新。疲惫的时候,他写下这样的文字以自勉:一人身系万家,冷暖唯有心知。只有尽才竭力,才可无愧乡梓。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