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19时许,古城南大街瞻云馆相声剧场内坐满了观众,自从在《遇见·聊城》非遗进景区活动中邂逅瞻云馆的相声艺人后,好多市民成了剧场的常客。
增加文艺演出,让古城活跃起来,是市政协“三联系”活动中接到的市民建议,这一建议立马“变现”,成为群众感受到的“温暖”。市政协今年10月推出的以“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全部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常委联系全部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为内容的“三联系”制度,实现了两个“全覆盖”,是“三遍访”工作的深化、细化,是具有政协特点的主动创新。
“制度化”推进服务群众常态化
“一些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居民上下楼不便。市里是否能考虑对这些小区进行改造,加装电梯?”11月26日,天气寒冷,但在市政协会议室内,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让大家有种“热”的感觉。针对市政协常委周孟江提出的建议,市政协主席张旋宇和联系的常委展开交流、讨论。
10月份以来,市政协已召开了五次主席联系常委工作座谈会,这是市政协“三联系”制度的要求,结合“三遍访”纾难解困集中行动和“两代表一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市政协推出这项创新举措。
“联系”即是服务。冯能斌常委联系的5名委员中,分别涵盖了无党派、共青团等界别。在分组中打破原界别范围,让不同界别的委员共同讨论交流,目的是提出的建议更广泛。两个月间,冯能斌常委围绕文化旅游等方面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在市财政局工作的姜颖委员说,每个常委和委员既是提建议者,又是建议的搜集人,她联系的5名群众,分散在教科文、经济建设、农业等科室,每次参加冯能斌常委组织的征集意见活动,她都会先在群众中座谈交流,以便让意见建议更具体、更精准。
“主席会议成员要到所联系的县市区委、政协走访座谈一次,同分管的专委会、机关处室座谈交流一次,同所联系的常委座谈交流一次”“常委要与所联系的委员开展一次以上联系服务活动”“委员要与所联系的群众、党外人士开展一次以上活动”,这是根据方案要求截止到12月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环环相扣。截至目前,共收集到问题及意见建议2700余条,初步归纳汇总约800条。
“制度管长远、管根本,实行‘三联系’制度,目的是促进‘三遍访’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这一制度将随着实践的丰富进一步完善、提升。”市政协主席张旋宇告诉记者。
脚下沾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
谈话人姓名:葛敬方;被联系服务人姓名:陈荣梅;被联系服务人单位:东阿县政协;联系服务时间:2020.11.16;意见建议:建议聊城到东阿通公交, (下转A2版)(上接A1版)实行聊城东阿公交一体化。对于扶贫项目太阳能发电站,各县要成立专门管护队伍,不能只建设不管理,浪费国家的扶贫资金。东阿鱼山梵呗寺在市级层面加大资金扶持……
在市政协负责委员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的电脑中,这样的谈话记录表有1000多张。这名工作人员连续加班,归纳汇总意见建议,分门别类地转至各职能部门。
根据《政协聊城市委员会关于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试行)的意见》的要求,主席会议成员、常委、委员之间除了开座谈会,还可以通过电话、书面信件或电子邮件等形式沟通交流。
不拘形式是为了更好地注重效果。史轩铭委员长期关注艺术教育,以前也曾提过提案。10月下旬,她利用接孩子的时间和幼稚园的老师们交流,得到了不一样的认识,她说:“一线老师有从教经历,与自己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又有不同,所以这对我也是促进,今年,我会再提这方面的提案,内容会更丰富。”吴杨常委联系的5位委员中有3位企业家,他们则常在车间里收集一线工人的意见,如王晓树委员提出的建议就很有“企业味”:“鑫亚在职员工有2000余人,目前公交线路只有K235一趟线,建议增加一条公交线路;为防止疫情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要求金融部门不抽贷、不压贷、不查封……呼吁银行和法院履行国家政策要求,给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
杨秋生委员把“三联系”工作与人资环工作室、民革之家建设结合起来,目前已召开两次座谈会。他说,“三联系”本来就是政协委员的分内事,而不是附加题,要实现和其他工作的有效衔接。更多的委员把“三联系”寓于“三遍访”之中,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贫困户的矮凳上、在群众的院子里,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的“催化剂”
不久前,后菜市街的新时代小区门前装了广角镜,居民出小区时只需要看一眼广角镜,周围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减少了交通安全隐患。
有群众向委员反映,市区主干道绿化带过高,严重遮挡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市政协迅速将这一问题转交至市园林处,接到这一问题后,市园林处城市绿化队队员举一反三,对城区各条道路进行全面排查,不仅对遮挡视线的苗木进行移除、修剪,还在部分小区出入口、借道右转路口设置了广角镜。
群众满意是检验制度成效的试金石。通过“三联系”,不仅减少了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还有效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激活了聊城的“夜经济”。
对于市民提出的提升古城区文化品位、增加文艺演出的建议,市文旅局“接转即办”,在原有的城区文化表演的基础上,邀请本地各界艺人于周末在古城区演出,演出费用由政府承担。这道“政府买单”的文化盛宴得到了市民的青睐,再加上景区设置了一批主打美味小吃、非遗特色产品的摊位,古城的夜晚被迅速“燃爆”,古城区重新成为各年龄段人士的“打卡地”。
相声艺人李学辉认为,这一举措还有更深远的意义。“我在聊城从事相声表演三年,也经历过默默无闻、满场只有一两位客人的尴尬场面。聊城市组织的非遗曲艺秀,为我们提供了平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李学辉说,以前是“走在街上人不识”,如今走在大街上,常会听到“这不是说相声的李老师吗”,让他感到自豪。
“去年,类似的活动举办了10场,今年已举办了20余场,今后,我们会搭建更多的艺术表演平台,让非遗走进群众生活。”市文旅局非遗科科长崔翔说。
以解决问题为抓手检验制度成效,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问题解决,目前,“三联系”成效初显。而在姜颖委员看来,这一制度更是解放思想、服务群众、以上率下、转变作风的“催化剂”,随着一扳子一扳子地“拧螺丝”,一锤子一锤子地“钉钉子”,“群众受益,干部受教育”的成效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