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茌平区振兴街道下大力气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建立完善责任清单、问题清单、监督清单“三张清单”,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呈现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责任清单定到“人”
今年3月,振兴街道纪工委在巡查中发现,辖区有5个村小组未能按规定将小组资金存入集体公户,收支情况也没有及时公示。该街道纪工委对5名小组长进行通报批评并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责令其将剩余资金存入公户,收支由村“两委”监督。5月26日,该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村干部廉政教育大会,以案明纪、以案促廉,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触动心灵的廉政警示教育。
为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振兴街道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构建起责任网格,明确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为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做好定期督查等日常监管,街道纪工委承担“三资”管理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承担具体职能,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哪个环节出问题,就问责哪个环节的责任人。
问题清单找到“点”
今年年初,振兴街道纪工委发现有40名村小组干部为村集体出工时,存在违规领取报酬现象,立即责令有关人员限期退回所得款项并写出书面检查。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振兴街道梳理制作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存在问题汇总表”,列出负面清单,划出监管底线,发放给街道有关干部、村监会主任和村报账员。
自今年3月开始,该街道实行“双印鉴”管理制度,由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和村委会分别保管一套银行印鉴,两套印鉴齐全方可办理结算业务。该街道还规定,村集体的发包收入由承租方全部存入公户,财政补助收入直接划转到村庄公户。在村级资金支出管理方面,该街道建立备用金制度并且完善了资金申请制度,严把资金申请关,所有涉及工程类的支出均需提供合同,一万元以上的支出还需提供审计报告。
监督清单管到“面”
今年3月,振兴街道各村庄重新选举产生了村监督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加强村委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能,提高村集体决策的透明度,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利益。该街道还加强与公、检、法、司、审计以及“三农”工作部门的协调,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构建起惩治和预防腐败网络。
为增强“三资”监管实效,振兴街道制定了监督检查工作清单,列举多项监督重点,涵盖制度贯彻执行、财务公开、审核把关等各个关键环节。
“‘三张清单’有力提升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效能。”振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徐鹏介绍,自“三张清单”制度实施以来,振兴街道对辖区68个村庄的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清查,对产权制度改革档案重新进行了整理,查处“三资”管理领域不正之风2起,问责3人,挽回村集体经济损失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