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一枚印章管审批”的裂变效应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2-03 09:37:35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近年来,聊城市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以“一枚印章管审批”为龙头,推动流程再造、制度创新,产生了裂变效应,释放了改革红利,优化了营商环境,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加快事项人员划转,夯实改革基础

  自2018年以来,聊城市按照“应划尽划”和“成熟一批划转一批”的原则,组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加快推进事项及人员划转,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

  事项划转范围全。两年来,聊城市分3批将八大领域164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办理,市级行政许可“一枚印章管审批”比例达到74%以上,建设工程全链条常发生的69个审批事项,80%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为深化工建领域改革夯实了基础;201个“一链办理”链条涉及的113项政务服务事项,63%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今年,聊城市同步规范了县级事项划转,分两批完成了县级审批局事项划转,基本实现了市县领域相对统一、县县事项相对统一。

  人员划转定位准。根据提前摸排的情况,聊城市将专业水平高、审批经验多、改革精神足的审批人员划转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实到业务审批第一线。对于业务复杂、责任重大、专业性强的规划类、应急类事项,精准定人、坚决划人,实现了业务承接后即可独立办理。为推进划转事项平稳过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向社会征集各类行政审批专家,建立了独立的审批专家库,涵盖涉农、水利等20类1304名专家,破解了勘验难、审查难等问题,除省级明确要求监管部门人员参与审批的环节外,全部实现独立审批。两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接省级改革试点8项,全部出色完成任务。

  审管互动衔接。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工作机制,聊城市建立了审批监管互动平台,实现审批信息与监管信息双向互动,既有效预防了廉政风险,又提升了综合监管能力,实现了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审管互动平台与市直19个监管部门及县区实现了审批与监管业务衔接,实现了275项市级、4408项县级行政许可事项(含子项)审批与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互动、业务协同,促进了审批、监管的良性互动。

  推进审批提质增效,凸显改革优势

  群众利益无小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坚持群众立场,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实现了划转事项从“物理聚合”到“化学融合”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审批业务集中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聚焦“办事简”,持续推进“三压缩”。对划入事项实施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办理时限“三压缩”,审批环节、审批材料、审批时限的压缩率均达到50%以上。2020年,聊城市积极承接省级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推行“信用+审批”模式,通过加强信用核查、履行一次性告知、强化审管衔接,对90个事项实行了容缺办理、48个事项实行了容缺受理,占所有事项的73.4%,最大程度提升了审批效能,简化了办理手续。

  聚焦“办事优”,全面实施“一窗受理”。在全省率先推行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打破分部门、分窗口受理审批常规,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无差别“一窗受理”模式,前台受理窗口由之前的88个减少为38个,减少了57%,实现了进厅事项“一窗通办”,受理效率平均提速50%以上。

  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窗受理”标准化提升工作通过省标准化验收,“一窗受理”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再提升。同时,设立帮办代办窗口,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成立市、县、乡、村四级覆盖的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提供延时服务、联动服务、远程服务、上门服务、重点帮办等特色服务,2020年以来,全市共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38900余次,特色服务29900余次。

  聚焦“办事快”,再造群众眼中“一件事”。在事项标准化基础上,聊城市以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为导向,再造关联事项“一链办理”主题服务流程,建立省级统筹、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实现“一件事”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组流程、一套材料、一次办好。

  聊城市作为试点地市之一,聚焦群众办一件事多头跑、流程繁、材料重复提交、信息重复填写等突出问题,梳理形成了201项“主题式”服务和高频事项,绘制了优化流程图,制作了服务清单,通过整合一表申请表单、搭建一链办理双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一链办理”的“一网通办”。9月份,省政府办公厅到聊城市开展专题调研,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截至目前,聊城市共办结“一链办理”事项近3万例,相关做法列入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案例。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