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今天是最高兴的,鲁西化工的安全管理比较到位,尤其是在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方面比较有特色,值得推广。”8月28日,国务院安委办第一检查组组长孙广宇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这天,检查组深入企业生产现场,就企业特殊作业管理、应急准备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非常满意。离开聊城后,孙广宇要求其他地市的企业相关负责人:“鲁西化工的‘精气神’,你们要好好学习!”
聊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以机制创新为抓手,点上突破、线上提高、面上推进,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聊城经验”。重点突破3400家企业享“贴身服务”
11月20日,2020年度市直各级文明单位和新申报单位考核分数公布,市应急管理局以98.12的高分,在全市100家省级文明单位中位居第一名。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市应急管理局对安全生产工作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过筛子,不放过一个风险点。在危化领域,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将全市43家企业全部纳入,完成率在全省率先达100%。在烟花爆竹领域,探索出了“123”经营模式和“221”责任落实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包括12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683家长期零售店、602家临时零售点的连锁经营网络,连锁经营率达到100%。
聊城市创新工作机制,高效利用安责险第三方服务机构,为3400家企业提供入企服务。截至目前,安责险第三方服务机构提出整改建议73156条,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6263项;组织“安责险+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专项培训辅导会19场,培训辅导企业1784家。
1至10月份,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整体推进把“聊城经验”推广开来
“用手机拍下安全隐患所在的部位,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将照片和说明上传,相关责任人就会立刻收到整改通知,赶往现场进行处理……”11月18日,全省炭素生产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观摩会议在聊城召开,茌平华旭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韩仰国在介绍完公司双体系建设运行情况后,与会人员赞不绝口。
时令进入寒冬,但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却忙得热火朝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炭素生产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观摩会议、“安责险+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升工程现场会议、酱腌菜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观摩推广会议等3个省级现场会密集召开,再加上7月份召开的全省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现场会,今年在聊城市召开的现场会数量为历年之最。
每一次现场会都是“聊城经验”的总结、“聊城形象”的展示。以“安责险+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例,经过多年探索,聊城市创新建立了定期调度、分类统计、信息共享、督促检查、总结通报以及严格考核等“六项工作机制”,形成由参保企业、承保机构、安责险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应急部门四个主体构成的配合联动机制,“双重预防体系”持续高质量运行,参加现场会的不少专家表示,聊城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做法,他们要积极推广。
基础更实减灾防灾走向纵深化立体化
很多人认为,应急管理工作只在应急时才突显作用,平时则处于沉默状态。但聊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坚持的原则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同时,在减灾防灾工作中更是下足了功夫。
“今年,我们开展了全市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调研,建立了共3大类、54小类、详细种类达2000余种的储备物资台账。”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白立新说。聊城市在临清市开展试点工作,打造了“政府集中储备+企业生产力储备+商业协议储存+社区储备站+家庭储备”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目前,这一体系正在全市推广,应急物资储备更加纵深化、立体化。
除打造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外,聊城市还增强市民的减灾防灾意识。2019年,聊城市启动了应急管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今年又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家庭,开展了“安全家庭示范户”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7个,培育示范户14320家,实现了应急管理综合减灾工作“市—县—乡(镇)—社区—家庭”的上下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