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高新区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2-08 10:35:34

  近日,“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老人冒雨交医保却无法手机支付”等案例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老年人无法使用现代政务服务工具的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11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为坚决贯彻方案指示精神,高新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传统服务方式+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在原有的“关爱老弱病残”服务基础上,倾情、用心、竭力打造“接待—帮办—培训—反馈”老年人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便利、更直接的政务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有的老人视力不好,有时候会看错、抄错号码或文字,我们就会逐字逐句地读给他们听,帮他们仔细核对校验,避免老人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有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进行电子缴费,我们就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保障老人能顺利办理业务……”11月27日,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是如何为老人提供服务的。

  高新区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等高频事项,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具体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最大便利。

  开辟老年人绿色通道。高新区在行政服务大厅内设置老年人专属服务通道,根据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支付习惯,在公交窗口、社保、燃气、不动产契税等窗口提供现金、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同时,安排专人与老年人对接,全程“帮办代办”,为老年人培训普及最新的国家福利政策和业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家人式”服务。

  健全老年人特权机制。高新区针对当下疫情防控,根据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等原因,除将“健康码”作为通行凭证外,增加有效身份证件、纸质证明、通信行程卡等多种辅助证明材料,确保老年人通行无忧;在工作日为老年人提供延时、预约、上门服务,确保老年人服务无忧;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制度,窗口工作人员只对办事老年人说“行”或者“可以”,不说“不行”或者“不可以”,坚持“一次办好”原则,只设“路标”,不设“路障”,确保老年人受理无忧。

  敞开老年人反馈窗口。高新区设立找茬服务窗口,实行“好差评”机制。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规定,对于一般事项,实行“即投诉即办结”制度,当场答复投诉人,老年人可以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现场评价,真正做到“听民声、会民意、解民忧、得民心”。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