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初冬,天高云淡,11月30日,正逢东阿县城驻地铜城大集。铜城街道“3+N团队”的律师、法律工作者、新乡贤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个个精神饱满,保持着“临战”姿态。设置在集贸市场中心的法律咨询处悬挂起大红横幅,格外醒目,不一会便围满了群众,场面十分热闹。“3+N团队”的工作人员化身“摊主”,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向来往群众宣传《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宣传材料,让群众赶了一场法制宣传教育大集。
上午10时许,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老人,挤到前面自报家门地说:“同志,我姓刘,是大店子村的村民,我向您咨询个问题,事情是这样的……”他像竹筒倒豆子般道出了问题的原委。原来,他因承包土地的事与同村的村民发生了纠纷,十分烦心闹心,苦于不知道如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问题拖了两年多没得到解决。当他看到铜城街道“3+N团队”法律咨询处的横幅时,一是喜,喜的是能遇到明白人了,二是怵,怕问题得不到解决。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走向前去。律师鹿闪闪了解情况后,详细为他解答了相关法律问题,并告知他需要找哪些部门,提供哪些证据。听完律师的解释,刘大爷激动地说:“这下子我明白了,有了法律依据,我就可以放心去种地了!”
另一张桌子旁,铜城街道崔庄村的村民张淑芬正在和同圆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杨广平讲孩子的问题:“俺闺女和女婿感情不和想离婚,听说谁先提离婚谁吃亏,法律是不是这样啊?”杨广平耐心地给她讲解:“夫妻双方在案件中的地位是平等的。离婚时,法院首先会分清当事人的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并不是谁先提离婚谁吃亏,它们之间根本没有必然联系。”张淑芬听后放心地说,这次大集俺真是没白赶。
咨询问题的群众一个接一个,场面热烈,每个人都满意而归。这样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中午才结束,可见群众对法律需求的迫切。
“奋进新征程,法治筑根基。”谈到法律宣传的话题,铜城街道司法所所长王立刚告诉记者,“铜城街道位于县城驻地,每逢集日,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涌来,从事各种贸易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组织‘3+N团队’人员‘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开展法律宣传的同时,还根据不同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普法宣传内容,为群众提供综合性、多样化、一站式服务。”如今“大集”更加红火热闹。依据“法律宣传赶大集”,服务跟着群众走,立足实际求实效,不仅打通了法律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精细化,促进了乡村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