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公布,我市共18个项目入选,其中,东阿国胶堂阿胶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东阿国胶堂阿胶传统制作技艺”赫然在列,该项目原先是市级非遗,能够升格为“省级”,与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东阿县二队不无关系。
自去年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启动以来,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东阿县二队迅速行动,坚持党建引领,第一时间建立党支部,配齐配强支部班子,筑牢服务企业政治引领根基,党员干部们深入所帮扶的五家民营企业,认真梳理企业现实需求,牵线搭桥,多措并举帮企业解决经营、土地、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发展难题,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破除“瓶颈”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我们到企业,就是来服务的……”11月17日,记者来到东阿县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东阿县古胶系列产品有限公司等几家民营企业,看到服务队员们忙前忙后地察看企业经营状况,倾听企业心声,当帮扶的企业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服务队总是会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前不久,服务队在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时了解到,国家有关部门于今年出台了关于体温计的政策,数年后将禁止含汞体温计的生产,因此,准确、实时、快速的红外线电子体温计将大有市场。其实,该公司一直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红外线电子体温计,但如果要跟上市场发展,就必须要上新的生产线,扩大产能,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新的建设用地。
“没有土地,就不好建新厂,搞发展,咱们市里派来的服务队,帮着给协调了建设用地,解决了我们发展中的难题。”日前,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健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所申报的近70亩土地已获批,这也表明,企业的发展瓶颈一举而破。
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另一大瓶颈。为解决帮扶企业的资金问题,服务队赴北京联系一家信托公司及设备融资租赁公司,并成功促成了与所需企业的合作。此外,服务队还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向上争取企业新动能发展基金,使企业的资金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借才引智邀专家“把脉”企业发展
缺乏科研力量和专业技术人才,将制约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服务队积极与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联系,邀请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教授走进企业,为企业发展把脉。
“每家企业都想生产出营养价值高、口感更好的产品,但大家普遍存在着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的问题,于是我们便想着能够通过牵线搭桥,让企业受益。”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东阿县二队服务队党支部书记、队长霍中刚告诉记者,服务队先是从郑州把教授请到东阿,为企业做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又协调企业相关负责人到郑州轻工业大学考察学习。就这样,经过了反复深入地洽谈沟通,有两家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这为新产品开发和开拓新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服务队的帮助很及时,他们把业内知名专家请到厂子里来,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将能找到更好的食品研发方向,并有利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采访中,东阿古胶系列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庆涛说。
携手共进为企业持续发展添薪续力
“我们既然来服务企业,就要把企业的发展真正当成自己的事去做,要理解他们的难处,找准企业的需求,真正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霍中刚眼里,不仅要着眼于企业眼前的需求,也要从长远角度为企业“添薪加柴”。
节能降耗是服务队为企业添的一把“好柴”。服务队邀请聊城市节能执法支队有关专家送节能“诊断”到企业,通过现场查验和检测后,向企业提出明确的改进意见,帮助东阿生力源公司落实新上太阳能热水项目,实现生产全过程节能降耗。该项目的应用,使企业每年可节约资金成本约45万元。此外,服务队还帮助企业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政策扶持,争取到了90余万元的补助资金。
帮企业储备人才,是服务队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重要途径。服务队帮助东盛公司、古胶公司等企业和聊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使企业成为了聊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生产实习基地,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为企业的生产和电子商务储备了人才,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服务队就是企业的服务员,‘服务不多事,帮忙不添乱’,我们将与企业一道,共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东阿县二队的队员们一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