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放权赋能基层 打造新时代“聊城枫桥”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2-16 14:13:09

  “进政府,往左拐,一切事情都OK”。这是冠县万善乡综治中心的“服务口号”,也早已成为群众到乡政府办事的“熟练动作”。

  寒冬时节,万善乡综治中心人来人往、温暖如春。4个便民服务窗口、1个群众来访接待室、1个“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1个调解和案情研判综合室,近年来,万善乡利用这小小的450平方米办公空间,完美对接辖内3.4万名群众的各种多元化诉求。该中心今年有9个月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是制胜秘诀。”冠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恒业说。冠县坚持将“枫桥经验”深植本地土壤,把资源、服务和管理下沉到基层,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张权利、解决纷争,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大厅变“超市”新机制共建共治共享

  “我们从2018年开始学习‘枫桥经验’。”万善乡综治中心主任田振勇告诉记者,“我们不断思考创新,现在整体工作机制小、精、快,方法灵活,更符合本地实际。”

  冠县坚持创造性地学习、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县开展新时代“枫桥式乡镇(街道)”创建,放权赋能基层,将“枫桥经验”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相融合,治理模式不断创新、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冠县整合各方资源,将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三合一”,并实现大厅设施标准、区域窗口设置等“七统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跃居全市前列。

  “我们紧盯基层社会治理这个圆心,不断扩大化解矛盾的交集圈,开创性地统筹信访办、司法所、市民热线办、‘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便民服务中心等基层资源,统一入驻大厅,形成综合服务‘超市’。”万善乡党委书记刘鹏飞说。

  万善乡由司法所副所长兼任信访办主任、热线办主任,常年在服务大厅办公,确保群众的每一件诉求都依法依规、快捷高效办理。同时,该乡在辖内32个行政村成立由村“两委”干部、法律顾问、退休教师、乡贤等组成的村级调解委员会,从法律、道德等方面劝解矛盾双方,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民心基础。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机制已经形成,让万善乡切切实实实现了“小事不出村,事不出乡;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该乡成功处理到乡信访问题42起,解决市民热线反映问题754个。

  冷脸变笑脸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新时代要以新理念引领发展。依法高效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需要能够换位思考、坚守人民至上的“群众视角”。

  走进冠县公安局清泉派出所综合便民服务大厅,敞开式的服务窗口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清泉派出所所长栗彦峰说:“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拉近警民距离。”

  在烟庄街道,后十里铺村调解室的名称是“管得宽工作室”,街道矛盾调处中心调解员办公室门口贴着“说事拉理室”,烟庄派出所综合便民服务大厅内有宝宝椅、免费使用的消毒湿巾,墙上醒目位置写着“微笑是最美的语言”。烟庄街道党工委委员、派出所所长刘艳华说:“从群众心理角度来说,‘矛盾’这个词,互相有意见的双方都不喜欢,所以我们就改用‘说事拉理’来代替。”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宽容人依法解纷”,在万善乡综治中心群众来访接待室,该中心主任田振勇指着墙上这样一句话说,“我们强调一个‘宽’字,就是要求工作人员面对群众要有耐心。来访群众有的因为文化水平等原因,对法律政策了解不透,对工作流程不熟,我们要容得下,让他们把心里的话说完、说透,详细解答他们的疑惑。只有让群众打开‘话匣子’,群众才会对我们‘掏心窝子’。”

  小细节大内涵。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探索中,冠县政法系统从上到下不断汲取时代能量,用新理念提出新思路、用新举措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加强源头治理,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有效统筹资源力量,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并将其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冠县街头,活跃着一支由各行各业人员组成的“志愿警”队伍,他们来自群众又服务群众,成为该县发展“枫桥经验”、对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创新的生动注脚。

  “我们辖区占主城区的三分之二,是冠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栗彦峰介绍。面对警力不足等难题,该所向社会各界发出“志愿警招募令”,组成新型群防群治力量。“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栗彦峰说,“自2019年10月开始组建,‘志愿警’这支没有任何报酬的编外警察队伍,在疫情防控、巡逻守护、爱心调解、平安宣传,尤其是预防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180人加入。”

  科级干部轮流在综治大厅值班的基础上,万善乡把群众上访转变为党员干部下访、遍访,诚心诚意到群众家里答复诉求、解决困难,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协调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明确答复处理的时限,按时兑现,做到取信于民。

  该乡高度重视对突出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每周五形成“万善信访舆情周报”,内容涵盖群众来访、市民热线、矛盾调解、网络舆情等信息,并将之作为乡党委政府的“内参”,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全乡的信访舆情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有效预防矛盾风险的产生和升级。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冠县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乡镇(街道)”的目标。该县创新性开展信访案件源头责任追溯机制,进一步压实“谁引发、谁负责”责任,精准追责问责,形成有力震慑,督促全县各级干部依法行政、认真履职,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

  依托现有治理体系,冠县优化网格设置,充分发挥“一村警务助理”作用,定期对重点人、事、物、场所,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走访、排查,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落实好管控责任,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研判、早化解。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就是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冠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恒业说。冠县将继续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方式方法,向基层放权赋能,让群众更加充分地享受民主权利,在法律保障下议事、主事、监事。同时,把社会治理的着眼点放到前置防线、前瞻治理上来,利用智能手段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为冠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