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水平,拓宽服务群众渠道,在东阿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铜城街道在城市社区全面推行“楼长制”,168个居民小区中产生了一支268人的楼长队伍,打造了“社区—楼长—居民”点对点治理新模式,搭建起社区居民连心桥。
在铜城街道琉璃井社区,交运四公司小区红旗驿站施工现场,我们看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是交运四公司小区的楼长刘昌忠,是这个小区居民交口称赞的“小区管家”。
交运四公司小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多、人流量大、物管缺失。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之时,在琉璃井社区党委的统筹下,小区共产生4名楼长、10名楼道长,由刘昌忠任总楼长。上任后,刘昌忠第一时间召集楼长队伍开会,制定出详细的分工、值班表,并安排专人定时消杀,协助社区搞好疫情防控期间居民沟通等各项工作的动态管理,扛起了小区的平安建设工作。
刘昌忠如此卖力,用他的话说,就是因为他是这个小区的楼长。在他看来,作为楼长,必须拿出热情来“管”事。“社区给了我担子、居民给了我信任,我就要把工作做好。”他说得一点也不含糊。
冬季来临,由于小区供暖管道老化,不少居民反映家中供暖不达标。在刘昌忠的带领下,楼长队伍群策群力,到热电厂、相关职能部门跑了十几趟。在他们的积极争取下,供热公司为小区居民退回了半个月的取暖金。为了保证居民温暖过冬,他随后又召集小区居民筹款,更换了小区老旧阀门40余个,彻底解决了小区多年供暖品质不高的问题。
“这不,最近有许多居民反映前期小区建设的红旗驿站面积较小。”刘昌忠告诉记者,为此楼长们跑上跑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居民,众筹资金建设板房,建成了为民服务的“新根据地”。“小区老人的孩子大都不在身边,驿站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把闲在家的老人集中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老人之间的交流。”刘昌忠说。
居民有事,都愿意找刘昌忠帮忙解决。下水道堵了,他就想办法帮着联系疏通人员;单元门坏了,他就立即联系工人帮着维修……“只要热心做小事,就能促进大和谐。”刘昌忠说。凭借着这股信念,刘昌忠带领着楼长队伍,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把这个昔日的老旧小区,打造成为“内外兼修”的温暖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