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记者走进莘县古城镇舍利寺村,只见村西头的一处院落内,停放着一排大型农业机械,正惊诧间,耳边传来“嗡嗡”的声音,循声望去,两架植保无人机正在田间作业。“这些大型机械有20多台,都是合作社的‘宝贝’”。莘县兴莘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克俭自豪地说。
说起合作社的成立,江克俭告诉记者:“几年前播种小麦时,排队等候使用播种机的农户很多,当时我就想,如果自己有一台播种机多好。”播种季之后,江克俭和邻居聊起自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很快购进了他们的第一台农机。
“因为县里有农机具购置补贴,所以我们的劲头也很大。随着购买的农机越来越多,我们慢慢就有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江克俭说。
有各项补贴的支持,江克俭的想法也一点点变成现实。仅2016年,莘县农业农村局就向兴莘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8.36万元和农机规模化作业项目奖励补贴10万元。与此同时,莘县农业部门整合资源,依托农机合作社在当地建设了粮食作物生产农机化示范基地、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有力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
经过7年的发展,兴莘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已拥有服务人员20人,大中型农业机械28台(套)、无人植保机2架及各种配套农机具多件。2019年,合作社为22个村庄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服务周边农户1105户,服务面积38586亩,作业收入116万余元。
服务能力的提升,让兴莘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题,合作社增加了粮食购销业务,2019年共经营小麦715吨、玉米418吨;为响应国家“化肥农药零增长”的号召,合作社建设了高标准土壤化验室及智能配肥机,2019年完成测土化验土壤样品1250份,以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为农民社员直供各类化肥380吨。
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带动328户社员实现增收。舍利寺村的李大娘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农忙时节忙完自家的活,还能跟着合作社的收割机去别村收割,每年能多挣2万元,生活越过越好。
“农业机械的使用让我们干农活不费劲,还能挣钱,这些农机可是我们328户社员的‘宝贝’。”江克俭表示,合作社将继续做好农机推广,真正让农机合作社变成农民群众致富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