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统计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更好的贯彻落实《统计法》,进一步增强《统计法》的钢性和实效性,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时至今日,最严厉最实用的统计法治体系得以健全,为统计事业健康发展迈出了坚定步伐,纵观统计工作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无不建立在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基础上,统计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引导,统计事业的改革创新,同样得益于法治的支持和保障。
不断强化统计法治实施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必须打造高效的统计法治实施体系,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各级领导干部、政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要严格遵守统计法律底线,这既是统计工作的底线也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红线,同时要建立起配套的具体举措,严格依法设立调查项目、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合法合规公布、使用统计资料、严肃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
持续深化统计普法宣传
“知法是守法的前提”,统计工作者要担负起普法责任,为社会各界当好统计法律法规的咨询师,逐步建立健全统计普法宣传长效机制,充分借助报纸、网站等主流方式开辟专栏进行普法宣传;深入探索“普法+业务”的新模式,让统计法治宣传和调查业务同频共振;进一步用好《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统计法》《意见》《办法》《规定》等为内容,全力做好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统计法律法规讲座和统计执法检查活动,多渠道、多角度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和社会公众法治意识,增强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统计法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决遏制统计数字腐败
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形成多渠道、多方面的遏制数据造假机制,强化对数据的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统计违法的惩处机制,第一时间处理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问题线索的监督举报,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通报曝光力度,强化对统计弄虚作假违法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持续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严密监督体系防范风险挑战、筑牢安全屏障,严肃查处数字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统计生态。
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的统计法治建设寄予更多的期待,同时我们要以对统计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下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将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完善统计法治体系,完善统计体制机制建设,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作为统计部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要求的具体实践,切实为推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