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群小学生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齐声背诵着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作《江南逢李龟年》,有秩序地走出校园。
这是高唐县第四实验小学放学时的一幕,也是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坚持多年的一项工作。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高唐县第四实验小学总结出一套习惯养成口诀:“排好队、走好路、上好操、跑好步、穿好衣、说好话、唱好歌、扫好地、写好字、上好课。”
开展养成教育 人人拥有好习惯
“从学生走进校园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求学生熟记并践行这‘十好’行为习惯标准,分年级分层次落实,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校长刘洪新说。
“十好”行为习惯标准,就是要求学生从方方面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些行为习惯包括举止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惜时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遵守秩序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讲究卫生的习惯。而学习习惯包括认真预习的习惯、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自主读书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自评互评的习惯。”刘洪新介绍。
学校着力落实学生进校门的礼仪、上下楼梯、自觉早读、出操集会、课间行为、课桌椅摆放、卫生保洁以及放学路队等一日常规,对学生在校的行为动作统一要求,并拍摄成照片。同时,学校利用校宣系统把这些照片进行反复播放,加强正面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达到让学生产生“我要这样做”的教育效果。
传承红色文化 培养爱国好少年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高唐县第四实验小学着力抓好红色教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爱党、爱国和爱人民的种子,让这些朴素的感情转化为他们日常的行为和一生的理念。
读红色经典,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学校广泛开展传承红色文化活动。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学校利用上下学、课间操、课前10分钟等时间,适时播放红色歌曲。学校在宣传栏、黑板报开辟红色专栏,讲述红色经典小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各班通过故事会、征文比赛、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学习宣传活动。
家校协同并进 携手并肩育新人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高唐县第四实验小学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家长会、访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学校每学年开展家访活动,形成学校、家庭联动机制。通过家访,学校及时传递信息,交流学生的学习行为动态,让家长明确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并配合督促教育。
学校积极探索家长学校的最佳办学模式,发扬家长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形成家教共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家长委员会,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教师、家长相互反馈学生学习生活和品德情况,及时教育和引导。学校通过设立“学校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养成教育热线”等形式,拓宽与家长联系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