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莘县: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2-22 18:59:41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莘县明天学校初中部(以下简称“明天初中”)结合办学20多年德育工作的实际,以“新学习”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策略与办法,逐步形成了以“身心健康、志存高远、全面发展、行远知止”为育人目标,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策略,以课程为主体、活动促进、环境渗透、家校共育为内涵的“新德育”体系。

  “‘做一个心灵美好的人,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是学校的办学初衷,我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行。”莘县明天学校校长秦洪生说。

  立足实际,营造德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明天初中通过营造以爱国、文明、诚信、感恩、励志、勤奋、节俭等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此,明天初中精心设计了以名人名言、优秀学生座右铭为主要内容的楼道文化;以安全、秩序为主题的楼梯文化;以负责、进取、担当为主要内容的教室文化;以节俭为主题的餐厅文化;以文明就寝为主题的宿舍文化;以学校发展史、办学成果、学生作品(学生的诗作、美术作品)为主要内容的廊道文化……

  在明天初中,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处处都渗透着德育元素,它们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

  研究新课程,创新课堂育人机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阵地作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新机制,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明天初中以“新学习”生态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学科育人新机制。

  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学习思考、研讨、争辩等学习过程,深刻体验、感悟、升华道德情感,形成以真善美为道德内核的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校发挥语文、历史学科的文化辐射影响力,强化育人功能,语文学科形成了“情——景——理”三位一体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思路,强化人文教育;历史学科凸显家国情怀、辩证历史观、史料实证等教育。

  学校要求其它学科都要立足于学科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在必备知识的学习中,不仅形成学科的关键能力,更喜欢这一学科,喜欢学这一学科,并能自觉运用学科的语言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开展系列活动,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课堂德育的深化、拓展与提升。明天初中根据学校主题实际,结合重大传统节日,每周开展主题教育。

  学校每日通过“慧学本”的“习德苑”平台,由各年级统一为学生推送优质的主题教育资源,让学生用写录笔把自己阅读或观看的心得感悟写录下来,每天进行一次“习德”演讲分享。

  各年级、班级分别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让学生自主组织各种课内外活动,并对学习、两操、卫生、纪律、生活等各个方面常规工作进行自主管理,给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舞台,并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强化自律,主动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始终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注重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为此,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定期参与学校重要工作的研究、商讨与决策;每学期都组织家长举行有关学生教育方面的专题培训活动,建立家长与教师做“同事”的家校育人新机制;学校还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家校共育成效。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