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面向全国选聘国有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制度破冰,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圆满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国企剥离办社会职能取得新成果;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新的增长动力源加快汇聚。截至11月末,市属企业资产总额1115亿元,净资产48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实现利润12.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上交税费总额14亿元……
今年以来,市国资委统筹疫情防控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以“加强国资国企党的建设”为统领,抓住“深化国企改革”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重点做好“八大改革成效提升行动”,以“四个保障”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攻坚,制定42项全市国企党建暨深化国企改革创新任务清单,起草《聊城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同步推进16项改革任务,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培根固魂,持续焕发新活力
每天天不亮,山东众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的押运队员就头戴钢盔、手握钢枪、身穿防弹服赶赴各个网点,在高度警戒中开展金融押运工作。金融押运是一个充满危险和诱惑的行业,正确引导押运人员的价值观,确保押运工作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运行是首要问题。山东众城始终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带队建、以队伍促工作,党员带头、班子冲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建工作与押运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相融共进,焕发新活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市国资委把加强国企党建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积极探索国企改革与国企党建同向而行、双向融入、互促双丰的有效路子。
市国资委印发《市管企业重大决策事项党委前置研究讨论的指导意见》,指导督促企业党委制定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完善考核方式和办法,将党建考核结果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实现党建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衔接联动;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建立国务院国资委职业经理人才大数据分中心,成立市委党校国资分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方式,举办“国资大讲堂”、市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培训党员干部1000余人次,17人入选全省经营管理“雏鹰”人才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6621”攻坚任务,打造86个过硬党支部;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统筹推进市国资委和10户企业一体整改,创新建立整改在线监管系统,完成国资委43项整改任务,推动企业完成416个问题整改,建章立制345项。
深化改革,应对变局开新局
东元丰聊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涉农国企,近年来生存艰难。5月份,企业选聘了职业经理人牟东明。在牟东明的经营管理下,企业面貌焕然一新。9月底,东元丰聊种业公司的山农27、山农28小麦种全部售罄,公司提前20天完成了200万公斤小麦种的销售任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多万公斤。
面对诸多困境,聊城盐业公司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引进高素质销售人才,实行区域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今年,盐业公司与鲁盐集团合作建立产销一体化模式,在全市布局3884家终端网点,销售食盐5200余吨,实现了扭亏为盈。
市国资委在全面完成国企公司制改革的基础上,重点推动企业实现“一个打造、两个完善”的改革目标:即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拓宽选聘渠道,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首次面向全国选聘11名国企高管,完成董事长、总经理分设,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实现新突破;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分类分层、一企一策、增量优先”原则,依法依规指导推动8户权属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出台了鼓励政策和措施,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列支3000万元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推动市财信公司运作1.45亿元新旧动能基金,撬动资本8.22亿元,在新基建、能源、医养及旅游开发等领域进行资本布局;着力推进投资项目落地,加快推动鲁西集团与中化集团战略合作进程,年内中化集团向鲁西化工定向增发33亿元;全力推进中通客车大VAN项目建设,推动市财信公司投资40.88亿元签署山东管网西干线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数据湖产业园。
勇担重任,抓“六稳”促“六保”
最是斗争见风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国资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督促国有企业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国企“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全力以赴抓“六稳”促“六保”,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出台支持企业抗疫情稳经营促发展的十条措施,指导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率先复工复产,鼓励企业用好政策降成本、多措并举挖潜力、抢抓机遇拓市场,与企业共同研究解决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及问题;认真落实“六稳”六保”部署,严格落实房租减免政策,今年为11户企业减免租金3300余万元,惠及490余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大稳岗扩就业力度,搭建统一招聘平台,引导企业稳定现有岗位和深挖就业潜力并重,面向社会招聘400余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岗位占比不低于50%;组织动员企业捐赠资金800余万元和130余万元防疫物资,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累计捐助扶贫资金近1000余万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市国资委把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作为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遵循“企业交得出、地方接得住、日常管得好”的工作原则,科学制定工作方案,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牵头工作,调度督导,圆满完成了全市20100名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并同步制定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后续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