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4点30分准时起床,跑步6公里后回家,整理创作革命故事,已经成了阳谷县居民高再盈雷打不动的习惯。“我在喜马拉雅平台宣讲阳谷革命故事已有两年时间。现在粉丝1356个,播放量达23.1万篇次。”高再盈说。
“咱阳谷是革命老区,有很多故事值得铭记。”高再盈说,“通过文艺创作,传承红色基因,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会坚持做下去。”
像高再盈这样自发利用本土红色资源进行文艺创作的人还有很多,张秋镇中学教师常善良创作了山东快书《英雄韩子栋》,阳谷县文化馆杨风华编写了情景剧《红旗插上谷山顶》……阳谷县融媒体中心也抓住时机,制作了《景阳冈上女民兵》《九都杨村旭日升》等系列党性教育专题片。这些带着乡音乡情的文艺作品走进机关、社区、村庄、企业和学校,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让老党员重温了奋斗岁月,坚定了初心;让年轻党员接受了思想洗礼,矢志担当使命。
“线上+线下”齐发力,多种形式学党史。阳谷县充分利用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指挥部纪念园、坡里教堂、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强化本土红色基因的挖掘和传承;在“阳谷党建”微信公众号、“阳谷融媒”客户端等平台设立“党史周周学”“阳谷革命故事”等专栏,常态化普及党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