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有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聊城市各地深入挖掘本地革命文物、红色遗迹等资源,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的主题活动,带动全社会形成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
红色资源“动”起来
“冠县是赵健民的故乡,也是他战斗过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以赵健民为代表的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冠县梁堂镇赵健民故居,解说员的讲解让现场所有人深受感染。
冠县梁堂镇党委政府打造赵健民红色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100余幅展板详细介绍了赵健民的红色故事,搭建了飞夺泸定桥、红军过雪山等长征期间的感人故事场景,还原革命战争时期的真实情景,让参观者真切地感受到革命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
东昌府区积极整合革命文物资源,对辖区内17处旧址遗迹和6处陵园、园馆进行修缮,并整理相关资料,编纂红色基因图谱;莘县加大对散落民间革命文物的征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革命文物流失,确保文物在相关纪念馆得到妥善保管;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对馆藏49件国家一级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全部建立电子信息档案,以数字化手段更好地保护馆藏革命文物……聊城市坚持保护修缮与研究利用有机结合、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修复并重,着力提升革命文物管理和保护水平,让革命文物承载的精神内涵历久弥新,延续红色文化的“根”和“魂”。
红色文物“活”起来
参观者可以在网上展馆通过“720全景漫游”的方式进行参观,还可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沉浸式参观学习……近日,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让革命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聊城市对革命文物进行延伸式、全景式、立体式展示宣传,运用多媒体技术推动革命传统教育,通过“革命文物+互联网”、文艺创作等方式,开展体验式、代入式、感悟式学习,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文物“活”起来。
——东昌府区聚焦革命文物、革命故事,制作“红色影像东昌府”系列短片。
——临清市中共原清平县委旧址开展“体验式”教学,培育“小小讲解员”,播撒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
——冠县积极挖掘红色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资源,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目前,已完成对六十二烈士墓的采访调研和稿件撰写。
红色旅游“火”起来
连日来,莘县的“平原红色文化长廊”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缅怀先烈的热点线路。
莘县高标准修复提升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马本斋烈士陵园、冀南区党委旧址、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等15处革命旧址、纪念场所,形成了纵贯全县南北80公里的“平原红色文化长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冀鲁豫、鲁西两区在红庙村合并80周年,我们正在扩建场馆,让更多党员干部和群众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纪念馆负责人赵元才说。
此外,聊城市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做好“红色+”文章,突出文旅融合,提质特色产业,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