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记者见到王丽时,她正在送孙女去上幼儿园。55岁的王丽,看上去神采奕奕。
王丽是度假区李海务街道三排芦村党支部委员,已经在村任职30余年。她的儿子路成彪于2009年入伍,在吉林省敦化市某联勤保障部队服役。
平时和儿子很少见面,电话也很少打,王丽知道,儿子的工作很累,所以她从不轻易打扰儿子。天下哪有不牵挂儿子的母亲?她把对儿子的想念和牵挂化为动力,在工作上与儿子赛跑,生活上与儿子共同成长。
熟悉王丽的人都知道,她是村里的热心肠。7月29日那天,聊城市举办了“最美兵妈妈”“最美军嫂”颁奖会。当天,正遇到下大雨,不少村民的玉米地里产生了积水。得知这一情况后,王丽果断放弃了去领奖的机会。她调来挖土机,招呼村里的年轻人,冒雨在地里干了六七个小时,直至排水沟渠挖通。当天晚上,看到村民地里的玉米安然无恙,她才放心回家睡觉。
“村里不管遇到啥事,她都会冲到一线,我们村能发展大棚蔬菜,也多亏了她。”三排芦村党支部书记曹温忠感慨道。
20年前,三排芦村是“有名”的落后村,村民主要以种粮为生。为了生计,王丽经常到别的村帮人摘菜、收菜。久而久之,王丽产生了一个想法:“别的村能建蔬菜大棚,难道我们村不行吗?”
于是,王丽将这一想法向村党支部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说干就干,不少村民跟她到外地学习蔬菜种植经验。回来后,王丽带着大家建大棚,种蔬菜、瓜果……就这样,这个小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今,依靠大棚种植,不少村民买了汽车,生活越来越好。“那几年,我种了两个棚,一年纯收入四五万元。”今年70岁的路成友深有感触,“我能有现在的生活,多亏了王丽。”
王丽当年也种了大棚,一家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参军后不久,丈夫突遭车祸,不幸去世。丈夫的离世,让这个朴实厚道的农村妇女欲哭无泪。为了让儿子能有个家,为了让儿子安心服役,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大梁。“家里有我,别担心,你在部队好好表现。”每次通话,王丽都这样叮嘱儿子。
令王丽欣慰的是,儿子在部队表现优秀,几乎每年都立功。“我儿子在部队优秀,在家里也一样优秀。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因探亲留在了家里,天天去村口值班。”说起儿子,王丽十分自豪。
虽然有时感觉很苦很累,但王丽觉得无怨无悔:“儿子能保家卫国,为国家作贡献,那是我的光荣。我要继续努力,支持儿子,为儿子作榜样,与儿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