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6月成立‘韩振成民情工作室’,近两个月接待群众60余人次,解决咨询类问题21件,调解矛盾纠纷类14件,收集群众建议3条并全部得到落实,极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8月3日在冠县柳林镇政府,该镇党委书记张子民告诉记者。
为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冠县全面推广该县万善乡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工作经验,力争实现镇镇有工作室、村村有明白人,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探索,依法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着眼于打造“无诉乡镇”,该县辛集镇培养信访维稳、法律咨询、劳动保障、诉前调解等人才队伍,坚持“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积极处理群众诉求,宣传党的有关政策,从“等人上门”向“问需群众”转变。
甘官屯镇借鉴万善乡经验,发挥信访办主任王西民长期扎根基层、善于处理基层矛盾纠纷的优势,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妇联等力量建立流动的“老王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致力于构建和谐贾镇,贾镇“民情工作室”构建长效调解机制,打造特色非诉讼纠纷解决模式,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架起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柳林镇党委书记张子民说:“我们的‘韩振成民情工作室’整合了全镇资源组建民生、法律、巾帼、文化、教育、医疗等6支服务团队。党委每周对工作室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对重点问题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安排部署,对难点问题成立工作专班进行解决,让群众逐步形成‘有困难找老韩’的共识。”
“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基层社会治理大有可为。”冠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恒业说,坚持创造性地学习、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冠县将优化网格队伍、明确职责边界,强化协管力量、加强部门联动,做到“乡呼县应、上下联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把资源、服务和管理下沉到基层,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努力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