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深挖红色资源 守好“红色基因库”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1-08-19 16:55:14

  烈士纪念设施记录了无数先烈为党的事业、为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幸福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每一座烈士纪念设施都是一部重要的红色教材,每一座烈士纪念设施都值得我们悉心呵护。

  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把修缮维护烈士纪念设施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水平,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功能载体的教育熏陶作用。

  保护纪念设施

  

  6月30日上午9时许,市委书记孙爱军在阳谷县郭屯镇九都杨村宣布,中共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开馆。在纪念馆的红墙上,“1926鲁西革命从这里开始”的字样格外醒目,纪念馆一侧的火炬造型,寓意辉映过去、昭示未来。

  去年11月,为纪念中共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的创立者杨耕心烈士,聊城市确定在杨耕心烈士家乡阳谷县九都杨村投资2000多万元,翻建中共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今年“七一”前夕,纪念馆正式开馆,吸引了社会各界群众前往参观、缅怀先烈。截至目前,纪念馆已接待参观群众17000多人次。

  “烈士纪念设施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库’,每一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都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最生动写照,都是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教材。”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老兵永远跟党走”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祥文深有感触地说。

  修缮一新的开发区北城街道北杨集村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静静矗立,纪念碑上的“浩气长存”4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去年,聊城市共修缮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范公祠、六十二烈士墓等10余处烈士纪念设施,为100余处散葬烈士墓撰写刻制碑文。

  依据《山东省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工作任务清单(2020—2024)》,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印发了《聊城市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五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去年,聊城市投资150余万元对马本斋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投资50万元对东昌府区梁水镇镇范公祠展馆陈列进行局部改造提升。今年,聊城市将全面修缮无人管理、遭受非法侵占、面临破损倒塌的烈士纪念设施,有序推进抢救保护工作。

  推动立法先行

  

  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烈士褒扬纪念工作,去年4月16日,聊城市在全省率先颁布《聊城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成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建以来出台的我省首个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市级地方政府规章。

  “《办法》的出台,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和管理单位有法可依,县级健全了工作机构,镇村也明确了责任人员,推动了保护管理向依法履职转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政策法规科孔相磊说。

  《办法》明确了管理维护、财政保障、社会支持、宣传教育等具体规范,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制不顺、保障不力等问题。

  对于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特别是零散烈士墓存在的无人看护、无人祭扫、无人修缮、被非法侵占的问题,聊城市编制了《聊城市“红色记忆”工程实施方案》,抢救保护了一批损毁严重、濒临倒塌的红色遗址(遗迹)、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纪念碑亭、散葬烈士墓等纪念设施。同时,聊城市还挖掘出一批未开发利用、散落于民间的零散烈士坟(包)、无人管理的烈士集中安葬区、为纪念烈士修建的石碑(塔、亭、祠)等,对一批烈士纪念设施、陵园内外环境、纪念堂馆陈列等进行了改善提升,对一批红色事迹、红色故事、红色经典剧、优秀红色文化作品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

  在烈士纪念设施陈展布展、环境美化、基础设施改造方面,聊城市有序推进规划建设、修缮维护和管理保障等工作。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是聊城市境内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目前建设停车场、修建厕所、改造排水设施、修缮纪念塔、维修破损路面等5个项目已经开工。在东昌府区革命烈士陵园,加装围墙、修复路基、改造厕所、修筑浇灌及排水设施、美化环境、钻装机井、修复下沉墓穴等7个项目已完工,陵园内展厅布陈更新工作即将开始。在零散纪念设施改造方面,聊城市目前已完成了对赵以政烈士墓等的改造,拟对黄儒汉、任明、贾凤营、徐传义、凌金斗、王纪武、吴家所烈士合葬墓等100余处零散烈士墓进行修缮立碑。

  挖掘红色资源

  

  聊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革命老区,是英雄辈出的地方。聊城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方式,将红色资源活化利用,让红色资源绽放新的光彩。

  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今年,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铁血丹心映山河”系列宣传活动。宣传共分“为有牺牲多壮志”“峥嵘岁月稠”“今朝更好看”3个板块,主要讲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聊城英烈、新时代革命军人和广大退役军人为革命流血牺牲、为使命保家卫国、为发展接续奋斗的精彩故事,深入挖掘了忍痛拔牙藏情报的牛宗忠、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徐希芳、永不止步的步同良,以及沙延孝、孙立民、孙树生、吴亚屋、莘县耿楼战斗128烈士英雄群体,为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

  该局还将抓住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烈士纪念设施数据校核工作的时机,逐一核对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现状,完善烈士纪念设施一处一档数据库,实现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特别是散葬烈士墓,日常有人管理保护,事迹有人挖掘宣传,修缮有人牵头负责,充分发挥其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和面向群众的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