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人员进出 设备及时消杀
“您好,同志,请出示健康码,下车测量体温,登记后进入。”8月23日下午,在位于东昌府区的中通客车新能源汽车升级改造项目门口,工作人员拦住了记者。工作人员说:“这是进入厂区的第一道关口,任何人没有‘特权’。”
在宽敞整洁的轻型客车总装车间,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工人每天上下班都需要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佩戴口罩。生产线上工人须佩戴口罩,且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工作期间,设备由专人每天进行两次集中消毒。”聊城中通轻型客车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杨海燕介绍,公司非常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专门设立了外来人员接待室、隔离室,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足够2个月使用。公司建立了专门台账,员工到省外出差,每天的行程都要向公司报备。“为了确保就餐安全,我们还在食堂餐桌上增加了透明隔板。”杨海燕说。
在位于东昌府区的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钢管生产车间,公司生产负责人王胜永介绍,为筑牢疫情防控线,公司在人员管控、消杀、运输等环节进行了周密安排,制定了一系列应急预案。不仅常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公司290名员工也全部接种了新冠疫苗,确保了生产正常运转。“目前,我们的防疫物资很充足,口罩储备5万只、消毒液储备1吨以上。”王胜永说。
记者还走访了聊城高新智能制造产研基地、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实验学校等项目建设现场。各项目负责人严把疫情防控关,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手抓”。“针对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来源地复杂等特点,我们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实施外出人员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人员外出。所有新入场人员实施报备制度,提前核验健康码和行程信息,杜绝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入。”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实验学校项目工作人员李鸣晓介绍,生活区、办公区每日严格进行消杀,工人食堂依据各施工班组人员数量划分“就餐组”,实行错峰就餐。为了应对疫情突发事件,聊城高新智能制造产研基地项目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生产基本平稳 项目建设有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聊城市企业生产基本平稳,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我们现在实行‘以销定产’的原则,有多少订单就生产多少产品。”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王胜永表示,疫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基本没有影响,市场供应稳定。“去年疫情发生初期,影响较大。当时原材料运不进来,市里有关部门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加上我们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企业很快恢复了生产。”王胜永说,得益于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公司产能逐年攀升。
“目前的疫情对发动机、仪表台和部分冲压件等关键供应商造成影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聊城中通轻型客车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杨海燕说,由于这些供应商生产受到影响,产品交付暂时出现了中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辆下线。“总体来说,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车辆下线有所增长,订单正在稳步回升。”杨海燕说。
聊城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也出台措施,全力帮助企业稳定生产。工信部门印发了工业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对企业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进行指导和部署。聊城市工商联近期发出倡议,号召企业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障物资生产和货源调配,保持生产经营秩序稳定。
东昌府区工信局工作人员刘学静表示,做好疫情防控,事关大局,人人有责。企业疫情防控没有最细,只有更细。“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安全有序进行,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员工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只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能筑牢疫情防控线。”刘学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