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其官网发布《山东省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山东省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通用航空装备产业体系。《实施方案》自2024年7月1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通用航空装备产业创新能力、供给水平明显提升,研发设计、整机制造、配套服务、场景应用等环节沿链补强、融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领军型企业和高成长型优质中小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建成一批通用航空装备“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10家左右。整机制造领域形成1-2个有明显市场竞争力的整机型号,配套领域形成2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业内影响力的领先企业,培育50家左右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产业链规模力争突破300亿元。同时在无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场景示范样本。
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应用场景丰富多元,飞行服务深度拓展,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通用航空装备产业体系。
在搭建产业创新平台方面,将围绕高端无人机、关键零部件等通航装备领域,支持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牵头或参与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快打造全省工业级无人机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产业前沿布局。瞄准新一代通用航空装备产品发展方向,加快布局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汽车、高性能航空器、核心零部件等前沿领域,推动全产业链向高端化跃升。
山东省将加快发展试飞产业,围绕航空器试飞需求,积极发展设计优化、地面试验、现场试飞测试改装、取证试飞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无人机综合应用测试基地。积极对接中国商飞等头部企业,加快推进商飞东营基地后续功能完善和相关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中国商飞北方完工交付中心落地实施。高标准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基地),加快产业集聚,推动通用航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维修服务能力。发挥省内飞机维修技术优势,积极拓展飞机整机、部附件和发动机维修等全产业链航空器维修业务。鼓励航空器维修企业开展航线维修、定检和大修资质升级,完善检测、保险、咨询等配套服务。
《实施方案》提出将打造飞行人才高地,瞄准国内航空产业发展趋势及专业人才需求,依托试飞基地开展试飞员、试飞工程师、测试维修工程师等人才培训培养。加强与山东航空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及培训机构合作,采取“学历教育+驾照培训”“学历教育+专业资格证”等模式,加大制造、机务、空管、维修等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专业飞行人才体系和高地。(济南日报记者张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