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网友的感慨中,“这些年越来越热”“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等话语频频出现,气温破纪录似乎已经成为新常态。中国天气网盘点1961年以来的气象大数据发现,随着气候变暖,“三伏”期间,我国的天气也在变热,特别是2010年之后,全国平均气温屡创新高,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都突破了23℃。从常年“三伏”期间来看,长江中下游一带等地是我国高温的频发地区。中国天气网统计的大城市高温日数显示,重庆以平均21.53天高温居榜首,杭州以20.8天高温位列第二,可谓是有一半以上的日子在暑热连连中度过。南昌、福州、长沙、武汉、上海等地也上榜。总体来说,“三伏”高温排行榜上,南方城市霸榜,北方城市中仅有西安挤进前十。
为何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伏天”热力这么足?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沈雨旸介绍,“三伏天”开始时期往往在出梅之后,此时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一带通常会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晴朗少云,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对于不少地方来说,“三伏”也是一年中高温最集中的时段,例如上海徐家汇,全年中有九成以上的高温日出现在“三伏”期间,南京和合肥也有七成以上的高温日集中在“三伏”。
不止如此,“三伏”的热往往还是让人无法喘息的连轴热。白天高温频繁,导致入夜时的基础气温高,加上湿度大,江南等地夜间也不凉快。上海、南昌、武汉等城市常年“三伏”期间平均最低气温都在26℃以上,热意贯穿全天。(据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