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嘟嘟、粉扑扑的北京妙应寺白塔,可爱的地坛枫叶和银杏叶,有趣的大闸蟹玩偶,还有甘肃的麻辣烫、陕西的肉夹馍、山西的刀削面、杭州的葱包桧儿、绍兴的臭豆腐等地方特色美食,无一例外,它们全部变得毛茸茸、软乎乎,以其可爱软萌的形象赢得了年轻消费群体喜爱,掀起了一阵“可爱经济”的热潮。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可爱经济”的巨大潜力,体现了年轻人对情绪价值的追求,也为当下的文旅行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可爱经济是指以“可爱”为卖点而催生的一系列经济行为。这种经济模式利用可爱、萌动人心的设计元素吸引消费者,推动相关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如745岁的北京妙应寺白塔被“绒化”,其毛绒文创产品“释TA”,小白塔胖嘟嘟的,粉扑扑的脸蛋,围着莲花瓣围脖,顶着毛绒华盖,其胖嘟嘟、粉扑扑的造型深受消费者喜爱。苏州博物馆推出的毛绒大闸蟹“蟹黄黄”和“蟹青青”,以苏州本地物产大闸蟹为原型,眼睛大大、肚子鼓鼓,成为爆款文创产品。毛绒文创走红,主要是抓住了年轻群体对精神消费的重视。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状态下,年轻人渴望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与温暖。他们通过购买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商品,如软糯的毛绒玩具、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等,来寻求一种情感上的寄托。这些商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激发年轻人的正面情绪,成为他们缓解生活压力的有效方式。“好嘞,我先给您打捞,用网兜控控水。您挑一下,这两只不错,来看一下秤,足斤足两,没问题的话就给您用绳子绑好了。”在苏州博物馆的毛绒玩具销售现场,服务人员还可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互动表演式的趣味打包,将情绪价值进一步拉满。
可爱经济的兴起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很多博物馆、景区通过打造萌趣十足的旅游形象和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和体验。这些可爱的元素不仅让游客在视觉上感到愉悦,更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了共鸣,从而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人气和知名度。游客在享受可爱元素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自发地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进一步扩大了文旅品牌的传播范围。
可爱经济的兴起还促使其相关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文旅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内涵挖掘,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文旅产品的竞争力,还推动了整个文旅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可爱经济正在成为当代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可爱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期待文旅行业在创意设计领域深耕细作,深入挖掘当地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当代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精准对接消费者日益多元且个性化的需求。唯有如此,“可爱经济”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为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陈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