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南市红十字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强省会建设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全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由175个增加至2300余个,应急救护培训数量由1.5万人次增长至4.61万人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由12例增长至30例,募集款物由2788.6万元增长至8287.3万元,“5·8人道公益日”众筹由18万元增长至282万元……
博爱的情怀,闪光的印记。济南市红十字会乘时代之风、踏革新之路,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中不断书写人道主义事业新篇章。
在强省会建设大局中彰显担当
服务大局显担当,为民履职展作为。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只有紧紧融入全市强省会建设大局,在党政关切、危难关头敢于作为,在群众关注、急难愁盼中勇于担当,才能取得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济南市红十字会持续抓好主责主业,自觉将红十字事业置于全市工作大局之中统筹谋划发展。
打造“博爱泉城”公益品牌,凝聚人道救助合力。发布“博爱泉城”红十字公益品牌,打造具有济南特色、泉城温度的公益名片。2024年全系统累计募集款物8287.3万元,发放款物8376.3万元,受益群众达50万人次。同甘肃临夏、重庆武隆及西藏白朗开展东西部协作及对口帮扶。甘肃积石山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安排物流专车,将亟需物资运抵灾区,募集款物1370余万元支援灾后重建。在全市农村陆续建成和立项红十字博爱卫生站17所,惠及农村群众4万余人,线上线下培训基层医生1000余名,向基层医疗机构捐赠医药卫生物资价值2115万元。为3937名大病患者减轻经济负担1058万元,帮助1524名困难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资助1200多名学子圆梦校园,资助总额和人数均创历年新高。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持续开展西藏白朗先心病患儿全心救助项目,累计为108名患儿成功实施免费手术,开展“奔跑天使——下肢畸形儿童关爱行动”,20多名患儿接受后续手术治疗。4家捐赠企业荣获中国红十字会“特殊贡献奖”“中国红十字博爱奖章”“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
创新“五性五创”机制,助力平安济南建设。全力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服务健康济南、平安济南建设。2024年,全系统累计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470期、49.06万人次,持证培训879期、4.61万人次。创新目标管理机制,制定《应急救护综合能力提升计划书》《应急救护师资管理办法》,确保干有目标、抓有措施;创新合作联训机制,与卫健、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地震、公安等开展救护师资培训班,布设AED300余台,在全省率先成立“红十字事业军地一体化发展基地”。突出工作社会性,组建“泉城移动急救侠联盟”“长清大学城急救教育联盟”“山东省旅游饭店行业应急能力公益培训与志愿服务组织”等多个合作组织。创新特色亮点推进机制,在百花洲、济西湿地等风景名胜区建成红十字救护站11个,开设“急救地摊”“急救夜市”,相关做法被新华网、中国红十字会官网等媒体宣传报道。创新宣传传播机制,发布艰难市首张涵盖33个应急救护培训站点电子地图;代表山东省参加第八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1个单项特等奖和4个单项一等奖……
锻造红十字救援“铁军”,彰显应急救援“济南力量”。2024年以来,全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参与救援、公益培训、防灾减灾等各类志愿服务100余次,受益群众5万余人。全力做好济南马拉松、泉城冬季畅游泉水国际公开赛等赛事保障;成功承办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分项比武。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被评为全市2024年“公益合伙人”,1人获应急管理部通报嘉奖。
聚焦守护生命健康,“三献”工作取得新突破。联合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出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见义勇为表彰奖励政策,目前已有4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荣获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奖励。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对17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79家单位进行了表扬。推进“三献”工作融合发展,建立“三献”捐献工作标准,率先在省级医疗单位、驻济OPO单位设立“医学捐献服务站”;在红十字博爱之家建立“三献捐献工作站”,为市民提供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的咨询、登记等服务;设置造血干细胞血样固定采集点10处和志愿服务基地6处,实现血样采集随到随采。微光成炬,越来越多人以各种方式加入这生命的接力中。济南市造血干细胞库容量达2.3万人份,累计实现捐献184例,今年以来完成捐献30人;遗体捐献累计登记5157例,实现877例;人体器官志愿登记5.3万人,见证捐献1295例,挽救了3000余名患者的生命。
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为人民生命健康守岗,为人类进步担当。热心人道事业的会员、志愿服务的队伍、暖心利民的公益项目,展现出人道主义事业的新风貌。
构建党建带“红建”基层服务新格局。落实市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五有”标准内容,举办全市社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培训班、示范引领交流研讨会,涌现出三涧溪村、七东社区、济微路社区等一批基层组织先进典型,塑造了“红润万家”“红心映初心”“温暖章丘”等一批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品牌。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工作新模式。积极探索“菜单式”红十字基层组织工作机制,聚焦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重点,形成项目牵引、分类推进、典型激励的工作格局,打造了“博爱泉城”“救援先锋”“圆梦大学”“六月风铃”“重阳菊香”等一大批人道公益品牌。
构建助力保障改善民生新途径。以红十字救护站、博爱卫生站、救护培训基地、生命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等人道服务平台为载体,主动融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聚焦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命教育等领域,为广大群众提供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志愿捐献等一站式服务。组织开展“博爱泉城·温暖相伴”“青春有我·圆梦大学”“健康济南·救在身边”等十大民生项目,全市2000余个红十字基层组织踊跃参与“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
让红十字旗帜在泉城大地高高飘扬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济南市红十字会始终保持清醒,持续提升红十字会自身能力、社会公信力和美誉度。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助力精神文明建设。以“志愿者+立制度”“志愿者+强队伍”“志愿者+建基地”“志愿者+设项目”四项创新为引领,提升服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水平。建立市区两级管理体系,注册志愿服务队73支,服务范围涵盖“三救三献”核心业务、人道精神传播、人道资源动员等方面。“串珠引线”项目入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六色红十字讲堂”“六月风铃行动·让爱传递”等多个项目荣获全省志愿服务表彰,5人获评“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
加强文化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发展高效联动的“1+2+N”红十字大宣传格局,依托重点公交路线开展红十字公益宣传,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邀请媒体广泛参与红十字国内、国际工作宣传报道,推出“闪光”栏目,在学习强国、央视频等国内和“脸书”“推特”等海外平台讲好济南故事。
建设“数字红会”,打造阳光透明的红十字会。在全省率先制定《红十字会透明度建设指导规范》,充实官网公开栏目、丰富信息内容、增强用户体验,“三救三献”主责主业全覆盖,实现捐赠款物、救护培训、捐献登记等“网上办”“掌上办”。修订《捐赠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主动接受审计、纪检监察监督。大力推广“博爱通”捐赠系统,实现捐赠款物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数字红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红十字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凝聚社会爱心,奋力谱写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