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全年新设企业1.5万家,占全市18.6%;实际使用外资5.8亿美元,占全市37%;进出口总额950亿元,占全市42%;新形成9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
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喆表示,2025年,济南片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现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
突出自贸特色,实现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一个目标”。今年将形成9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其中省级制度创新成果10项以上;建设山东能源国际贸易产业园,年度新招引企业不少于30家,贸易额不少于300亿元;优化济南片区与历下、历城、济南高新三区政策、资源匹配,联合推出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紧盯项目提升,推动创新和产业“双轮驱动”。高标准推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促进平台建设,举办细胞基因治疗技术与AI赋能交流大会。提升国家文化出口和对外文化贸易“双基地”运营水平,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新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5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0亿元。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推进网安试验区、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建设,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孵化中心和加速平台。
济南片区将争取试点任务“三大突破”,即争取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突破、争取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突破、争取资源要素跨境流动创新突破。具体包括,落地实施易货贸易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开展电影后期制作服务。开展细胞治疗生物医学前沿技术服务试点,探索细胞治疗临床转化应用。试点推动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落地,推进山东自贸试验区跨境数字服务平台2.0等载体建设。
今年,济南片区还将发挥溢出效应,实现自贸赋能“四个提升”,即提升业态培育、项目招引、软硬件保障、联动创新能力。加快发展保税研发设计、保税维修产业,探索发展融资租赁等特色产业;加快推动“碳关税”等标准化建设;对章锦片区实施城市更新,打造具有自贸特色的产文商旅融合区;对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等功能区,建立联动创新基地,联合推动关键任务政策突破,争取试点权限下放,助力全市经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