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依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如何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地方又如何在高校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实现双方的彼此成就、相互赋能?
4月14日,烟台大学—莱山区“校地融合 创新发展”合作签约活动举行,本次活动围绕“融合发展、全面合作、协同提升、共促跨越”的总目标,促进烟台大学科技、人才、学科同莱山产业、企业全面对接,服务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综合培养,助力莱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活动中,莱山区相关负责人首先作了全区城市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介,烟台大学负责人作社会服务主旨报告。随后,莱山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等依次进行了政策宣讲。烟台大学则围绕莱山重点产业及企业创新发展需求,集中发布介绍了科研成果情况。与此同时,双方还在分会场开展了“1 +1+N”产才对接,围绕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核电产业等6大领域,莱山区共计49 家企业同烟台大学专家团队进行了产学研深度对接。
“作为扎根烟台的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始终是我们的核心使命。”烟台大学校长郝曙光介绍,作为驻区高校,烟台大学积极服务莱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与区内各企业有着长期、频繁的互动。其中,与杰瑞集团在机电工程领域长期合作,与绿叶制药共同研发的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长效缓释微球制剂获批上市,与中宠集团围绕宠物食品配方开展相关合作等。
莱山区区长蒋海华表示,长期以来,烟台大学与莱山区有着真诚的合作,是最珍贵的城市合伙人。莱山将倍加珍惜烟台大学这块“金字招牌”,把学校发展的事当成莱山自己的事,助力烟台大学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双方还签署《烟台大学与莱山区合作备忘录》,将通过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促进烟台大学与莱山区资源优势全面对接。
记者梳理备忘录发现,今年,烟台大学与莱山区将在6个方面加大合作,分别为共同建设“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共同推进莱山优势产业创新升级,共同引育高层次人才,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加强乡村振兴与科技、文化等方面常态化融合,推动校园服务与人才宜居工程。
当日,“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据介绍,该院为综合性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机构,将打造校地融合、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研究院将设立引导资金,用于支持相关领域科技项目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科研平台建设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大学与莱山区还将共建三校科技园园区,鼓励高校师生入园创新创业,打造烟台市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标杆平台。同时,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双方共同出台相关政策,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精准对接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企业需求,进一步打破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