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日龄的鸡苗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一样,过去都是人工调控,现在全都换上了空气能热源、智能温控设备。一个三层的立体笼养鸡舍能养4万多只鸡,平时的管理只需要一个人。”近日,博兴祥瀚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刚说,他养殖场的鸡舍新上了光纤宽带,下一步准备上马巡检机器人。
作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博兴县的肉鸡产业已经发展了近40年,从最初的几间破房、几百只鸡,到现在的全产业链布局、规模化路径、智能化发展趋势,紧跟科技潮流的博兴肉鸡始终立于产业潮头,成为县域经济的一股生力军。
在位于博兴县湖滨镇柳桥村的博大集团肉鸡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娴熟地对肉鸡进行切割,将鸡腿、鸡翅等分割出来放上流水线,一旁的机器自动进行分拣、称重、打包、装箱。作为博兴肉鸡产业的中心,柳桥村很早就开始探索全产业链布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柳桥村就先后建起了饲料厂、种鸡场、孵化车间、屠宰厂,初步完成了产业链全覆盖。
如今,博兴的肉鸡产业并未停下向上攀登的步伐。3月1日,随着第一批鸡苗装箱出场,亚洲单场最大——由山东博大禽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双亿羽孵化中心在博兴县湖滨镇正式投产。在这个中心的车间里,一拖三种蛋分选设备每小时能分选种蛋6.6万枚,89台巨大的箱体孵化器每日能上孵种蛋60万枚,中心每年能出鸡苗2亿羽,单批次接苗50万羽。
前两年,以博大禽业为代表的博兴肉鸡产业相关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快速增加的压力,尽管规模越来越大,但利润却越摊越薄。为此,当地企业纷纷向科技要效益。
经政府牵线搭桥,博大禽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后者具备国内最先进的孵化附属设备的研发技术。于是,智慧孵化设备物联全自动化车间被引入博兴。该车间能降低80%的人工投入;采用空气能机组精准控温,水源热泵机组实现多余能量回收,比传统电加热方式节能50%以上;实现蛋、苗分区,净、污分区,同时摒弃了传统消毒工艺,采用可“入嘴”的低浓度戊二醛混合低浓度苯扎溴铵进行高温分解雾化消毒,实现“零气味”“最健康”。
提高上游鸡苗孵化效率的同时,当地政府还把目光投向下游环节,于2023年投资6400万元实施湖滨镇城乡大型冷库保鲜库物流项目,总库容10000吨,主要业务包括存储冷冻肉鸡、速冻食品、预制菜等,进一步完善了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产业的冷链仓储环节。
紧跟科技潮流的博兴肉鸡产业不断实现老树发新枝。2024年,博兴肉鸡年屠宰量达3.65亿只左右,占全省份额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八分之一,肉鸡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