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将于5月26日在济拉开帷幕

来源:济南日报发布时间:2025-05-20 16:52:21

  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情况。记者获悉,“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将于5月26日在济南拉开帷幕。据了解,国际友好城市是世界各国地方政府通过协议形式建立的国际联谊和合作关系的城市。现在,山东已同106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702对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规模与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此次“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着力瞄准新兴市场开拓渠道,促进友城企业对接、项目合作,将有助于山东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拓宽人员和技术交流,将释放更强的开放信号、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助推全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

  中外总参与人员规模预计达到1200人

  此次友城周以“携手同行,合作发展”为主题,由省政府主办,省委外办、省贸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联合承办,全国对外友协为指导单位,将于2025年5月26日至30日在山东举办,主会场设在济南,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潍坊市、济宁市、聊城市、滨州市8市承办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

  友城周系列活动受到国内外积极呼应、热烈响应,截至目前,报名参加友城周系列活动的友城地方政府、企业商协会等各类团组达到154个,来自47个国家的120余个省、州、市,参与活动外宾总人数在900人左右。其中有8位政要、前政要,15位省州长、议长,20位副省州长、副议长,以及一批驻华使节等高规格嘉宾将出席有关活动,凸显了活动的高端性和影响力。此外,还有商协会、留学生、外国媒体、文化团体代表以及一大批企业家,彰显了活动对友城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届时,中联部、外交部、全国对外友协等上级部门领导,兄弟省份、山东16市、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等还有约300人参加,中外总参与人员规模预计达到1200人。友城周期间,将举办启动仪式暨友好省州长对话、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感知新山东”——友城经贸合作齐鲁行等20多场活动,促进山东与友城全方位、全领域精准对接交流,力争取得更大合作成果、持续扩大外溢效应。

  今年一季度山东接待来自友城国家游客占比达77.3%

  2024年以来,山东以国际友城为支点,举办了韩国庆尚南道“孔子家乡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教育推介会等近10场双、多边文旅交流活动,启动青岛-曼谷旅游包机,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济南国际双年展、“好客山东”那乌鲁孜节文艺晚会等活动都得到了国际友城的大力支持,国际友城人文交流纽带更加巩固。今年一季度,在山东接待的所有外国游客中,来自友城国家的游客占比达77.3%,接待人次同比增幅达91.1%,国际友城已成为山东文化国际传播和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借助国际友城平台进一步加强旅游国际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此次友城周的重要目的之一。其中,山东举办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同期举办“好品山东”非遗展,遴选济南皮影戏、济南剪纸、临沭柳编、曹州面人等极具山东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老中青非遗传承人同台亮相、现场炫技,静态展览、动态展示及交流互动相结合,打造别具一格的沉浸式非遗体验空间。此外,山东还将联合国内外有关单位举办“布列塔尼音乐节”等活动,充分展示山东文艺发展成就,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在旅游推广方面,将组织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59名国际旅行商在山东实地考察踩线。比如,美国11家旅行商将实地考察山东特色旅游产品线路,推动山东与加州的旅游合作事宜。还将邀请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的旅行商来山东,出席系列入境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推动山东与俄罗斯的入境旅游包机合作落地,以旅游为桥梁密切山东与友城国家的人员往来,增进民众相互了解,厚植民心相通土壤。

  在合作机制上,山东借助友城周契机,综合运用洽谈会、展演展陈、实地考察、宣传品发放等多种形式,将文化交流和入境旅游宣传推介贯穿活动始终。比如,组织省内文博机构与日本山口县代表团举行洽谈,推动中外联展活动落地。即将签署的8份省级友城合作协议中,有3份对文旅双边合作作出了部署安排。还将以国际友城为支点,围绕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中俄文化年、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中越人文交流年等策划双向交流活动,持续巩固开拓入境旅游市场,深化文明互鉴,推动文旅工作与国际友城工作相融共促,不断拓宽山东文旅的国际“朋友圈”。

  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形成覆盖广泛的友城网络

  山东国际友城工作始于1979年,46年来已与106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了702对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来,山东友城发挥内引外联作用,有力扩大了山东对外交往广度深度,获全国对外友协颁发的“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一方面,山东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莫斯科州、柬埔寨柴桢省等共建国家地方建立多对友城,截至目前,已与80个共建国家建立了409对友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与29个周边国家建立271对友城,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友城网络。依托落户山东的“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与岛屿国家建立21对国际友城,持续助力国家优化对外开放布局。

  另一方面,山东聚焦以友城建机制,以机制搭平台,先后建立“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东北亚地方政府联合会”等10余个友城双多边机制,打造了“拉美桥”“非洲桥”等交流平台。2019年、2023年,举办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世界友城论坛暨友好省州领导人大会,取得系列合作成果,有力提升了山东开放平台能级。

  在拓展交往渠道方面,山东以友城为桥梁,对外建立了近5000对友好学校、医院、媒体等,与友城互办文化展、推介会等文化交流活动600多场次,开展友城外宣活动180多场,在20余个友城建立了“尼山书屋”和“山东之窗”,有力促进了山东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同时,聚焦青年这一特殊群体,连续举办国际青年交流大会;创新探索“对美交流+友城+青年”的新模式,成功举办“2024国际青年交流大会暨中美青年交流营”,获得高度评价。在友城框架下,办好“山河友声”青年交流海外行等特色活动,山东青年交流品牌叫响全国。

  在管理体系上,山东搭建省市一体、上下联动的友城管理体制机制,出台《山东省国际友城工作实施细则》,全流程规范省、市、县和基层单位四个层级友好关系的建立、审批和管理。出台《全省公共外交和城市外交建设工程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建设更多公共外交和城市外交实践平台,促进友城更高质量发展。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