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职”通泉城名企 ——市民营经济局联合山财大走进平阴“送才入企”

来源:济南日报发布时间:2025-05-29 16:27:22

  近期,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在全市部署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六找行动”,即“找订单、找资金、找载体、找人才、找技术、找数据”,以助力民营企业缓解发展要素制约,提高服务企业质效,推动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5月21日,聚焦企业人才需求,市民营经济局联合山东财经大学开展“泉城名企开放日”暨2025年“送才入企”平阴县专场活动,组织近百名师生深入企业参观,开展人才对接。

  “校地企”三方聚力,开启“送才入企”直通车实现民营企业与高校人才的双向联通。

  送才入企

  百名师生走进泉城名企

  5月中旬,市民营经济局与山东财经大学联合举行“就业渠道辟航行动中小型双选会”,涵盖财会工商、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文化传媒等多个专业和领域,组织了百余家民营企业参加招聘,提供了近千个工作岗位,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前来咨询和投递简历。

  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对接,5月21日,由市民营经济局牵头,携手山东财经大学、平阴县政府共同策划了此次“泉城名企开放日”暨2025年“送才入企”平阴县专场活动,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工作部有关负责人带队,组织来自学校各学院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及学生代表近百人走进平阴,打卡“泉城

  名企”。

  活动期间,师生一行分别走进玫德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伊利乳

  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福牌阿

  胶股份有限公司,沉浸式体

  验企业的运营环境,感受独特的企业文化,了解产业发展脉络。同时,“校地企”三方进行座谈,通过搭建企业与人才对接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了精准选拔优秀人才的机会。

  “有历史,有底蕴;有机遇,有前景;有诚意,有热情。”平阴县副县长李俊卿在发言中,用“四个有”向师生们介绍了平阴的文化历史和产业发展,在他看来,“这次活动是高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是产业与专业的同频共振,是高校建设与地方发展的携手并进。”

  以诚相邀,开启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实力圈粉

  学生带着简历现场求职

  从“相识”到“相知”,泉城名企秀出硬实力,济南引才有诚意也有底气。

  在活动首站玫德集团,师生们深入参观了玫德科技园二期、流体和环境检测研究院和科德智能工厂,了解企业在金属制品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近距离感受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机械臂精准作业、AGV小车有序运输……这些自动化的生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现场介绍岗位需求,并与学生就职业发展、岗位技能等进行交流。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展雨桐表示:“通过参观,我对智能化生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职业目标也更加清晰。”部分应届毕业生还主动递交了简历,现场参与了企业面试。

  转场至济南伊利乳业,透过参观走廊的玻璃幕墙,可以看到原奶经过层层检测后进入标准化处理的全过程。讲解员介绍企业质量管控体系时,大学生们认真记录并不时提问。

  在福牌阿胶,公司相关负责人讲解了非遗工艺与生物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展现了老字号企业的发展路径。沿着阿胶博物馆的“历史长廊”参观,传统熬胶技艺展品与现代实验室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令师生印象深刻。

  互动交流环节,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大学生们围绕岗位技能需求、职业发展通道、行业未来趋势等话题踊跃提问,企业代表结合各自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专业解答。师生们一致表示,这样的互动交流极具价值,打通了校园学习与职场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对接

  校地企共筑引才强磁场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小单元,撑起产业的高楼,又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人才则是流动的血液,以创新智慧滋养企业发展壮大,让经济始终葆有跃动的活力;而城市,是这一切的载体,既以包容的胸怀承载梦想,又以阳光雨露滋润成长。

  “全球化战略需要青年大脑。”玫德集团公共关系部总裁于博元介绍,近年来,企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提出“百年玫德,千亿征程”的新目标,未来发展急需大量人才来支撑,他向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我们将为人才定制‘从济南到世界’的成长快车道!”

  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杨哲表示,企业是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特别是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懂经济、强实践的复合型学子,正等待与企业共舞!”

  校企精准对接,人才找到舞台,企业拥抱活力,城市迎来发展新机遇。

  市民营经济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泉城名企开放日”活动是“六找行动”中“找人才”专项的具体措施。本次活动,通过“校地企”三方协同,共建企业引才强磁场。下一步,市民营经济局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以开展服务民企“六找行动”为抓手,联合各驻济高校、院所,开展企业家上讲台、青年人才进企业、就业沙龙论坛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实施人才赋能,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陈心如)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