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兴聊号”百镇千村直通车驶入东阿县牛角店镇中心卫生院,在现场,义诊专家评估病情、解疑答惑,并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近年来,聊城市卫生健康委精准发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基层,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坚持靶向破题,疏通基层医疗“毛细血管”。人才、技术、服务能力等瓶颈,成为制约医疗资源均衡化的难点。聊城以“兴聊号”百镇千村直通车为抓手,以基层医疗需求为切入口,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覆盖老年病、儿科、中医康复等多学科的免费义诊;通过疑难病例教学式查房及现场剖析,以及基层常见病、急救技能等专题培训,“手把手”沉浸式诊疗示范,为基层医疗队伍持续“充电”,有效提升基层诊疗规范化水平。
坚持机制创新,构建基层医疗“造血体系”。市卫健委通过“管理+技术+人才”等形式,打通优质资源下沉的“高速通道”,实现资源持续输送。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10个医联体、11个医共体、34个专科联盟。以“传帮带”体系为核心,一方面通过专家驻点带教提升临床能力,一方面推动基层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打造“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疗队伍。同时,建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五大共享中心,并依托“云上医共体”智慧平台,打通检验检查、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数据通道,推动基层医疗设备共享与信息互通,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能力,确保县域就诊率90%以上。
坚持系统思维,擘画基层医疗“立体蓝图”。建立常态帮扶制度,织紧智慧医疗网络,打通分级诊疗路径,系统性推进基层应用“互联网+医疗健康”,采取远程会诊、线上问诊等模式,以信息化技术提升基层服务效率;制定专家团队驻点时长、基层医生进修频次等标准,确保帮扶工作不走形式、不减力度。尤其是聚焦基层医疗服务短板,深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完善双向转诊流程,畅通医疗资源流动渠道,打造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高效就医新格局,切实提升群众医疗服务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