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州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紧扣壮大主业、服务“三农”,系统通力协作,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市供销社系统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重点任务稳步推进,销售总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屡创新高,总量跃上千亿元台阶,2024年销售总额突破1675亿元,连续多年获全省首位。发展基金累计到位10.6亿元,提升基层服务网络和建设惠农项目60余个,始终保持全省系统总量第一的领跑优势。在全省率先推进市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出台3项核心制度,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邹平创新党建引领下的“合作社+农户+供销社+金融+保险”“1+5”土地合作经营模式,自2024年累计托管土地近5万亩,带动37个村集体年均增收2000万元。该模式入选山东改革精品案例。邹平市供销社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供销合作社百强县级社第一。
创新试点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土地托管,打造“党支部+合作社+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在无棣县佘家镇、车王镇整镇域托管1.5万亩土地。2022年以来,市供销社土地托管实现扩面提质,服务能力达到164万亩、748万亩次,年均增长率10%以上。
服务融入县域商业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标、制定11项评定标准,从财务指标、经营面积、服务功能等维度全面提升县乡村服务网络效能,建设示范型高质量发展流通服务网点100个,打造全市现代流通服务“一张网”。
全市供销系统“县基一体化”管理,在全省层面首个推进县级社对社属企业和基层社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网络运营、项目建设、人员调配的“四统一”,全市7个县级社已全部完成,其经验做法成为全国总社培训班典型案例。
滨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推动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的会议。
积极参与全省“5+5+N”农资仓配体系建设,“平急两用”项目山东供销农资智能仓配和应急保障(滨州基地)完成项目立项,力争年内开工,系全省五个之一。推动全市23家基层社达到省级示范型标准,重建改造基层社42家。1-5月全市基层社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13.2%,数额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