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历下区,距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仅一街之隔的一栋普通居民楼内,藏着一个“爱心小屋”。这里没有华丽的装潢,却有最温暖的人情;这里空间有限,却容纳了无数感人的故事。这就是由济南市民郑刚发起的“乐帮爱心小屋”,4年来,这间仅有十几张床位的小屋已累计为300余个外地来济求医患者家庭提供免费住宿。一场疾病改写的人生剧本
2021年,郑刚的人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彻底改写。这个曾经健硕的山东汉子在ICU昏迷了整整45天。“那时候每天的治疗费用高达上万元,家人在医院附近租房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郑刚的眼神依然会泛起波澜。正是这场生死考验,让他深刻体会到外地患者就医的艰辛。
康复后,郑刚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自己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附近闲置的工作室改造成爱心小屋。“外地患者来济南看病,每天花的钱都不少,光是住宿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可能成为救命的钱。”他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创办爱心小屋的初衷。
方寸天地里的温情守护
走进这间约60平方米的爱心小屋,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床铺、明亮的厨房和温馨的客厅。虽然空间有限,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电一应俱全。墙上挂满的锦旗,记录着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我是从临沂来的,孩子得了重病需要长期治疗。”正在厨房忙碌的患者家属张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带孩子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看病,正巧遇到了郑刚在医院门口举着爱心小屋的牌子。“孩子在住院,我就在这边做饭给他送过去。”在张女士看来,这间小屋充满了温暖,“在这间小屋既节约了不少食宿方面的开销,也能顿顿吃上热乎的饭菜。对于我们外地来济南就医的患者和家属们,真是帮了大忙。”
在这里,来自天南海北的患者家属不仅解决了住宿问题,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互助家庭”。有人负责买菜做饭,有人帮忙照顾行动不便的病友,还有人主动承担起打扫卫生的工作。这种自发的互帮互助,让求医路上多了几分家的温暖。
“最大的愿望是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运营一个完全免费的爱心小屋并非易事。面对租金、物资消耗等成本压力,郑刚坦言“最大的困难是坚持”。创办爱心小屋之初,质疑声也曾不绝于耳。“有人说我是在作秀,有人觉得我坚持不了多久。”面对这些声音,郑刚平静地说:“只有自己生过病,才知道家属的不容易,尤其是家里条件不好的,生一次大病就要掏空家底。我的初衷就是想帮患者和家属们减轻一些压力。”郑刚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随着时间过去,质疑的声音也渐渐消失,我从那些患者身上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正反馈,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动力。”
转机出现在2022年。郑刚将爱心小屋的故事拍成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当他颤抖着手指按下“发布”键时,从未想过这些粗糙的画面会像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进无数陌生人的心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伸出援手:附近超市送来米面粮油,热心市民捐赠生活用品,附近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下班后也常常提着水果和营养品前来。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郑刚一边说,一边整理爱心人士送来的物资。虽然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但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樊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