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电投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公告,披露“华能济南黄台2×66万千瓦热电联产迁建项目”详细信息,华能济南黄台电厂迁建项目确定落地。公开信息显示,华能济南黄台电厂此次迁建涉及2台机组,而该电厂总计运维着4台机组。这意味着搬迁将分阶段进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原址仍保留部分生产功能。在2014年,济南出台《关于推进东部老工业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意见(试行)》,如今多年过去,济南推动东部老工业企业搬迁、重塑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努力已卓有成效。
迁建项目落地章丘
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济南市东部,系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全资企业,其前身黄台火力发电厂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第一座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于2010年3月完成企业改制,更名为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该电厂首台机组于1960年4月投产发电,至今仍是济南市电压支撑点和最大的热源厂。
作为济南市标志性建筑之一,黄台电厂的烟囱备受广大市民关注。该厂有5座双曲线形循环水冷却塔,高100米至125米不等,出口直径46米至58米。广大市民眼中的烟囱其实主要作用是冷却发电机组循环水,排放的均为水蒸气。
国网电投电子商务平台发布的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业主单位为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程家村南侧,三大主机均采用国产化设备。
今年年初,章丘区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及“服务保障新升热电煤电机组关停热源替代、黄台电厂迁建等项目建设”。8月12日,“华能济南黄台2×66万千瓦热电联产迁建项目”在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进行了备案。
实现城市功能再造
黄台电厂的搬迁,远不止是工厂位置的变动,它更像一把钥匙,为济南东部打开一扇城市界面更新和区域价值重塑的大门。
黄台电厂地处济南东北部,具体位置在工业北路以南、胶济铁路以北、奥体西路北延线以西。现如今这一带已经被住宅小区包围,其东北侧是济南东站张马片区,东南侧是历下盛福片区,南侧铁路以南是科技城片区,西北侧不远处是华山片区,这些都是济南楼市的热点区域。
黄台电厂疏解出中心城区,对城市的功能再造是多维度的:
土地与空间重构方面:可释放原址及周边大片土地,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推动工业北路沿线片区融合。
环境与生态改善方面:可消除大型工业设施带来的视觉压迫感与心理隔阂,焕新济南东北部的城市界面。
经济与产业转型方面:原址的土地升值将为产业向高端服务与科创领域升级创造有利条件,而新厂建设则有望引入百亿级别投资,撬动新的区域产业发展。
社会与社区再生层面:将为彻底解决长期困扰该区域的交通瓶颈问题扫清障碍,优化区域路网;切实改善片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赋能文誉城、张马片区等板块,实现区域价值的整体跃升。
工业企业搬进园区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的工业区逐渐被生活区所包围,生产与生活混杂,相互干扰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改善这一状况,优化城市功能,修复生态环境,对主城区工业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势在必行。2016年,温州市曾出台《关于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谋划用6年左右时间让主城区不再有工业企业。近年来,济南中心城区大型工业企业转型搬迁的步伐也在加快。
2017年7月,济钢完成搬迁,带动历城区关停62家高耗能企业,腾退工业用地1.2万余亩。目前,这个老工业区打造了济钢森林公园,同时释放出体量不小的居住用地、商业商务用地,并开启供地高峰期。近年来,济钢所在的整个济南东站片区一直是济南楼市的热点区域,也是绕城高速以内为数不多的有较大体量用地可开发的片区。
2016年,济南高新区曾专门成立腾笼换业推进中心,以土地为“先手棋”,通过腾换结合,倒逼落后产能尽快淘汰,低效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到2020年,腾笼换业推进中心累计为高新区腾出土地4770亩。经过腾笼换业,可口可乐、轻骑、费斯托等生产制造类企业纷纷迁出,总部企业、科创型企业在高新区中心区的占比越来越高。
2024年,高新区中心区划定小鸭集团及周边片区、中央科创区齐鲁软件园东片区和中央科创区齐鲁软件园西片区3个城市更新单元,总占地面积约8.49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占比超中心区建设用地三分之一。经过这一轮城市更新,高新区中心区的旧厂区、旧市场有望得到全面焕新。
新电厂预计在“十五五”期间投产
黄台电厂搬迁是一个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行动,毫无疑问,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华能黄台电厂作为济南市最大的热源企业,承担着主城区约三分之一的集中供热面积,搬迁过程中,城市的能源安全保障是首要考量,需要周密计划,以确保产能的腾挪万无一失。根据计划,新电厂预计在“十五五”期间投产,原址的土地整理、规划审批和开发建设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要求城市规划管理具备极大的前瞻性和耐心,确保规划蓝图能高质量落地。
黄台电厂搬迁任重道远,它预示着东部城区即将展开一幅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崭新画卷,预示着济南东部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正在加速到来。(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韩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