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迎战”玉米秋收,济阳返乡大学生加入“抢收队伍”

来源:济南时报发布时间:2025-10-09 16:22:22

  10月6日,济南市济阳区北街村的玉米地被一层薄雾裹着,乌云压得很低,淅淅沥沥的小雨砸在玉米叶上沙沙作响,雨水在抢收农户的胶鞋边积成小水洼。“10月2日,我就在村里的大喇叭和微信群里通知让大伙盯着天气预报,抓紧抢收玉米地。目前,已经成功抢收了全村三分之二的玉米地。”北街村村党支部书记郭怀福踩着泥地往前走,裤脚卷到膝盖,露出沾着泥点的小腿,“前几天下雨前,我们调了4台履带式收获机,从早到晚连轴转;今天雨小了,就组织村‘两委’的工作人员和返乡的大学生,一起人工掰剩下的玉米。”

  “收获机进不来的主要是洼地,雨后泥能陷到脚踝,机器一进去就打滑。”郭怀福指着不远处的玉米垄,“所以今天专门喊了村‘两委’的人,还叫上5个放假回来的大学生,都是村里的娃,听说要抢收,个个都积极。”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大二学生郭心蕊手里攥着一副磨白的劳保手套,指尖还沾着玉米须。她弯腰钻进玉米垄,左手攥住玉米秆稳住身子,右手扣住苞叶根部猛一拧,啪的一声,带着潮气的玉米棒就落进身旁的麻袋里。“前天听我妈说村里缺人手,我第二天一早就来报到了。”

  不远处,村民郭怀民正帮着把装满玉米的袋子抬到三轮车上,他裤腿上的泥已经结了壳。“我家有4亩地,前几天收获机收了3亩,剩下的1亩在洼地,积水最深的地方能没过脚面。”他的声音有点沙哑,“没想到村里直接组织村‘两委’和大学生来帮我们的忙,这些孩子手快得很,很快就收了大半!”

  国庆假期刚开始,北街村的玉米地里就响起了“突突突”的机器声。4台履带式收获机像披了黄尘的“钢铁巨兽”,在玉米垄间穿梭,金黄的玉米棒顺着输送管倾泻而下落进身后的粮斗。“每台收获机都配了2个机手,轮着吃饭、换班,机器不停转。”郭怀福介绍道,“前几天没下雨的时候,我们最晚抢到晚上10点多,头灯的光柱在玉米地里扫来扫去,老远就能听见机器响。多抢一亩,乡亲们的损失就少一分。”

  据了解,为应对阴雨天气,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已公布全省粮食烘干服务点的地址与联系方式。郭怀福随即把济阳区粮食烘干服务点的相关信息,通过微信群告知了村里的村民。“要是收回来的玉米潮气大,直接打服务点上的电话就行,咱们得保障好秋粮的烘干晾晒,确保颗粒归仓。”郭怀福说。(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吕高凡)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