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武安 > 正文

武安矿老板→牛司令,相当行!

来源:新武安发布时间:2023-03-10 14:48:22

  在武安市西寺庄乡东万安村广阔的山上,时常听到此起彼伏的“哞哞”牛叫声,回荡在蓝天青山之中,给空旷的山上带来一种别样的生机。

  “别看现在处处‘牛’声鼎沸,当初选择养牛却实属无奈。”“牛司令”张海书将往事娓娓道来。

  不挖矿了?养牛!

  今年61岁的张海书曾是西寺庄乡有名的矿老板,脚下的牛场就是张海书当年承包经营的凤凰山铁矿分矿。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和铁矿石资源的逐渐枯竭,张海书的企业遇到了瓶颈。继续干铁矿已然不可能,但是一夕之间遣散所有工人他也于心不忍。考虑再三,凭借着超人的胆识,张海书开始摸索转型发展之路。经过多方学习考察,2015年,他下定决心,还是这块地,还是这帮人,不挖矿了,开始养牛!

  困难来了?解决!

  隔行如隔山,从“矿老板”到“牛老板”,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张海书都坚持下来了。

  “这个牛的品种叫西门塔尔,作为肉牛,它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适合咱们饲养。”选好了品种,牛的口粮成了大问题。多年的经商经验,让张海书盯上了村民地里的秸秆。经过多次与西寺庄乡政府和村委会沟通协商,张海书出资22.5万元购买了专业的收割粉粹机,同时雇佣当地村民帮助农户收割粉粹秸秆。他这一“盯”,秸秆变废为宝,不仅为当地农户免费清理庄稼地,还解决了因燃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一举数得,大家都很满意。

  秸秆收回来了,怎么储藏?张海书逐渐摸索出了门道。他建了2560立方米的青贮池,将收来的秸秆存入池内,通过无氧发酵的方式,把秸秆等处理后变成青贮饲料。这种又酸又甜的味道,可是牛的最爱。

  专业薄弱?学习!

  别看现在养牛场里的工人个个都是养牛高手,他们的“前身”可都是原来矿上的工人。从养牛界的“青铜”到“王者”,那可是一场场硬仗拼出来的。2017年,牛场的牛儿们全部被传染上了口蹄疫,他们大眼瞪小眼全无办法,最后还是聘请专业的兽医打针、输液,才度过这场危机。这件事让张海书意识到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在明确了分工后,他从外地聘请了专业的养殖人员,手把手地对工人们进行了专门的技术培训,耗时两年,这群“散军”终于进阶为养牛“正规军”。

  养殖厂总经理王秀峰原来负责铁矿的跑外业务,对养牛一窍不通,现在可是担负起了兽医的职责,在他的照料下,养殖厂的牛牛们别提多健康了。

  发展方向?振兴!

  现在养殖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有超过320头牛了。为了让养殖厂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张海书还探索出“秸秆喂牛——牛粪还田”的循环养殖模式。牛粪还田既能给土地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又能解决环保难题,将养牛场逐步推进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轨道。

  “这几年,只要村民们需要,牛粪都是免费用的,甚至有的直接给拉到地里。”张海书说道。

  王秀峰

  武安市健维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接下来,我们养殖场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当地农民群众发展肉牛养殖,壮大农村畜牧业,改善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郭金杰)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