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矿山镇因矿而兴,曾为祖国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随着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矿山镇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坚定五条发展之路,实现五大目标,奋力打造“工业重镇、现代农业强镇、生态美镇、交通强镇、文明乡镇、服装名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矿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聚焦转型升级主基调
着力打造门类齐全、质效并进的工业重镇
矿山镇境内有煤铁矿、石料加工厂、白灰厂、脱硫剂厂、洗选厂、大唐发电厂、铸造厂、棉机厂等大小企业80余家,立足企业多、门类广,工业基础好、产业效能低,粗放型经营特点明显的实际情况,下步将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将现有的铁矿和石料加工等涉矿企业进行整合,去小留大,扩大规模,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延长产业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水平,把“矿”的文章做的更优。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注重发挥矿山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围绕大唐电厂、郭二庄煤矿等驻矿山国有企业成熟完备的工业基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上新项目、大项目。依托大唐电厂热源优势,盯紧抓牢安阳豆制品项目,力争今年落地、明年投产、2035年建成省级以上豆制品生产园区。以李石门、上焦寺服装厂为基础大力促进服装加工业发展壮大,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紧扣乡村振兴主路径
着力打造园区引领、种养并重的现代农业强镇
按照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的安排部署,积极对接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带的政策、技术支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扭住种植、养殖两大业态求突破。坚持实施绿色、低碳、循环、智慧的新型种养模式,打造现代农业强镇,实现富民强镇目标。多措并举助推种植业提质增效,以现有种植业为基础,以张二庄农业产业园、惠兰村智慧农业园为龙头,高标准打造郭二庄中药材产业园、连凡林果产业园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围绕菊花、金银花、连翘、连凡苹果、白鹿寺黑梨等产业,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推出新产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优势,逐步提升种植业质效。加快推进由养殖大镇向养殖强镇蝶变,矿山镇养殖业门类齐全、数量庞大、特色鲜明,生猪、牛、羊、鸡等常规养殖类企业有近300家,汗血宝马、梅花鹿、鸵鸟等特种养殖优势突出。但综合来看主要以散户为主,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处于低端,下步将以鸿硕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为龙头,再上一个10万头生猪养殖厂(惠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整合现有各类养殖企业的基础上,努力在养殖业延链、补链、强链上下深功夫,打造包括育种、饲养、屠宰、销售、冷冻、饲料、防疫在内的全链条养殖业,创建全链条养殖业的矿山名片。大力加强农业领域“双招双引”工作力度,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快推进鸿硕农业10万生猪养殖项目尽早投产达效,积极促成惠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落地;大力挖掘矿山镇雄厚的民间资本,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现代农业项目,力争引进亿元以上农业项目超过5个,为现代农业强镇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绿色发展主导向
着力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和美的生态美镇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狠抓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大提升,打赢生态环境翻身仗,逐步开发乡村休闲游,形成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新格局。以生态治理修复为发力点,彻底改变“满目疮痍”的生态现状。针对该镇生态环境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的现状,坚持问题导向,抓好生态治理重点工作。紧紧扭住西石门、玉石洼铁矿及惠兰村尾矿库、白鹿寺等重点区域,积极对接国土部门,针对以上区域实施生态治理开发项目,彻底扭转矿山生态破坏的现状,并全力做好治理后土地的接收和开发利用工作。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点,全面筑牢和谐共生的环境根基。以美丽乡村提档升级为抓手,东部对石门川等村前期整治成果进行再细化、再提升,实施马会河矿山段、矿山河张二庄段流域的生态治理提升;西部重点围绕上焦寺五道街开展环境整治,大力补齐环境卫生的短板,促进全镇环境整体提升,打造更加宜居的美丽矿山。以文旅资源挖掘为关键点,全力开发独具一格的乡村旅游。根据历史遗存和史料记载,深度挖掘提炼矿山四大文化,即采矿冶炼文化(炼铁炉、周恩来视察矿山村铁矿);戏剧传说文化(梅龟寨、令公洞均有美好的传说故事,上焦寺村是平调落子剧种发源地之一);红色抗日文化(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在南盆水村成立武东办事处,南盆水、令公、焦寺等村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特色美食文化(着力打造矿山镇八大美食)。综合利用强化设计原废弃煤矿、石门川美丽乡村、梅龟寨、令公洞等独特资源,打造具有矿山特色的煤矿主题亲子游乐园、农家乐、乡村游、特色民宿等品牌旅游项目,塑造别具一格的高品质乡村旅游胜地。
强化服务发展主战略
着力打造快捷便利、四通八达的交通强镇
坚持构建“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交通网络,大力升级道路品质,优化交通路网,提高通行能力,既让群众出行更方便顺畅,又更加凸显矿山镇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对外联通的“一横三纵”大路网和“四通八达”小路网。“一横三纵”大路网,即进一步优化境内县级“矿宋线矿山段”、省级“邢峰公路矿山段”“太行山高速矿山段”及乡道“令营线矿山段”沿线路域环境,提升道路品质,打造风景优美、通行顺畅的对外联络通道。“四通八达”的小路网,即在东部镇域边界提升李石门村与邑城镇白府、南沟村、大同镇西马项村,张二庄与大同镇西马项村,淮河沟与大同镇罗义村等道路通行能力;在西部镇域边界提升北尖山与西寺庄乡北庄村、西土山镇郭家岭村,葫芦峪村与西寺庄乡井沟、顿井村等道路的通行能力,全力推进南三村、上焦寺村通后三村的外环建设,实现对外与相邻周边镇村顺畅联通。完善镇内互联互通道路网络,加快对狭窄、老旧路段扩能改造,加快低等级路段提质升级,积极推进境内郭二庄至邢峰公路、北尖山至邢峰公路、令营线上焦寺路段及其他村域间道路修缮提升,使群众出行更便捷。完善重启铁路运输的基础条件。在“褡午铁路”线基础上,积极争跑,为重启铁路运输线路做足准备,将矿山镇打造成为武安北部的重要乡镇交通枢纽。依托良好的交通基础,着力挖掘现代化物流产业开发,探索打造陆港物流园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全镇经济转型升级。
激活集体经济主引擎
着力打造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文明乡镇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全力推进一系列民生事业工程,积极加强社会治理,奋力打造幸福和谐文明乡镇。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农村信用社等有关部门的政策沟通,结合各村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谋划“一村一产业”,以李石门村服装加工厂为现代工业的龙头,以张二庄、惠兰村现代农业园区为现代种植业的龙头,以北尖山村10万头生猪养殖为现代养殖业的龙头,积极鼓励令公村在旅游业先行一步,撬动矿山雄厚的民间社会资本,带动全镇各村积极上项目,创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常态化推进全域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改厕等工作,全力加强各村人饮工程,改造饮水管网、改造农村电网、改善卫生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瞄准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全镇民生事项的短板,进一步巩固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提升各村乡村建设水平。坚持文明培育,全面提升治理水平。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以党建网格化建设和各村红白理事会等机制为载体,通过推行村财镇管、规范化村务财务公开,开展“最美矿山人”评选,加强统战工作,发挥乡贤乡绅积极作用推进移风易俗等方式,使乡风更加文明。
唱响产业发展主旋律
着力打造创新驱动、链条完整的服装名镇
坚持创新驱动引擎,不断积累人才技术,拓展产业链条,培育特色优势,不断推动矿山镇服装产业做大最强。积累人才技术,形成产业集聚。以李石门瑞禾服装厂为龙头,积极带动上焦寺二街、五街服装厂,注重培育熟练工人,不断扩大全镇服装产业的规模,形成人才和技术的累积,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加快研发设计,拉长产业链条。盯紧服装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按照“强化上下游、拉长产业链、增强差异性、提高附加值”的发展思路,大力提升园发展成衣加工。加强面辅料产品开发,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与渠道商贸等生产性服务,弥补产业链短板,构建一条以“研发设计——面料开发、成衣加工——品牌设计——商贸营销”为主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完整产业链。创立自主品牌,提升质量档次。加快培养和引进纺织、染整和服装专业的人才,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逐步从来料加工向自主设计、自创品牌方向迈进。摒弃“低小散”,打造“高精尖”,努力实现矿山镇服装产业“破茧成蝶”。(郭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