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
青春与热情
在武安激情碰撞!
7月1日至3日
青春同行 共赴武安之约
共青团武安市委 河北经贸大学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功举办
来自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
14名青年学子
怀揣求知与热情
走进武安
开启了一段融合
红色教育、文化探寻、乡村振兴的
沉浸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
01
7月1日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乡聚未来”青年实践团赴武安伯延镇、华丰能源工业旅游区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站走进周恩来调研伯延展览馆,青年们沉浸式感悟总理“四个昼夜”的为民情怀。在共青团武安市委书记陈韶华的带领下,团市委机关党员干部和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青年党员代表在周恩来调研伯延展览馆整齐列队,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党旗前的铮铮誓言,是新时代青年“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第二站,实践团走进百年商帮院落,通过 “商脉起源”“商道精神”“商帮新生” 三大主题展厅,了解武安商帮的历史发展,又深入300余年历史的房家大院与徐家大院,透过建筑纹样、账本实物和家族谱系,探寻商帮文化底蕴与管理智慧。这些丰富的历史遗存,让同学们突破书本局限,沉浸式感受武安商帮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第三站,实践团走进武安市磁山镇华丰能源工业区,探索工业与乡村协同发展新路径。解锁“花园式工厂”的绿色密码!这座被称为 “焦化行业绿色航母” 的现代化企业,以 “进不见煤、出不见焦炭” 的清洁生产场景,彻底颠覆了同学们对传统工业的认知。
座谈会上,氢能事业部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余诚桓和同学们围绕工业旅游与绿色环保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余诚桓分享了华丰能源在追求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资助周边村镇修路建校、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彰显 “帮贫济困尽绵薄之力” 的担当;并秉持着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的可持续发展观,在荒山土地上凭借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的奋斗精神,打造出武安首座 “花园式工厂”,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本。
02
7月2日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乡聚未来” 青年实践团赴白沙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站走进生态优美、富裕祥和的白沙村,在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李海峰主任的细致讲解与观看宣传片,了解到村庄在党委书记侯二河带领下,从 “一穷二白” 到建成 “五个振兴” 示范村的蝶变历程。专题访谈中,李主任以 “一制三化” 机制为核心,深度阐释党建引领、规划驱动、生态转型的发展模式,点明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优势,提出以产业促人才回流的策略,同时坦诚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短缺与转型困境,为实践队探寻乡村振兴路径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兼具的珍贵经验。
实践团还参观了现代化体育馆、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中,面粉、小米等车间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坚持零添加生产,展现集体产业绿色健康转型,以及对食品安全与生态理念的坚守,高效生产场景与品质追求令人印象深刻。从恒温泳池到零添加农产品生产线,处处彰显 “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的理念。
河北经贸大学实践团在武安市多线开展实践活动,在武安市第十中学与师生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欣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备战高考,分享大学能力培养要点并推介工商管理学院优势,团委书记王晓东解读河北经贸大学2025年招生政策;另一组队员走进小学,围绕党史教育、普通话推广及乡村振兴主题宣讲,宣讲后,实践队与北安乐乡相关负责同志座谈,围绕学生学业帮扶、文娱活动开展及留守儿童关爱等议题深入研讨。
03
7月3日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乡聚未来”青年实践团深入康二城镇佳美农业、农业农村局、“一品一播”电商孵化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访乡村振兴新路径。
实践团走进康二城镇佳美农业,在董事长张鹏带领下,参观配备环境自动调控、精准投喂等系统的现代化智能鸡舍,感受科技养殖魅力,同时了解到企业在部分生产环节保留人工操作,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践行社会责任。座谈会上,张鹏介绍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推进生态保护的举措,分享未来五年扩大规模、深耕 “云养殖” 的规划,并回顾从技术困境到高效养殖的返乡创业历程,强调乡镇政府支持的重要性,表明佳美农业将持续发挥示范作用,带动行业协同发展。
第二站实践团来到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座谈,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江卫首先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队员们介绍了武安在农业方面的基本情况。随后,双方主要聚焦产业振兴的路径与成效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农业农村局各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农村集体经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这场座谈会为实践团队员们思考破解乡村发展难题、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提供了清晰路径与实践成效。
当调研行程接近尾声,最后一站的探索之旅正式开启,实践团踏入武安市 “一品一播” 电商孵化基地,聚焦电商助农的创新实践。实地参观直播间与特色农产品,直观感受电商新业态对乡村产业的赋能作用。随后的座谈围绕电商助农展开,基地负责人分享通过直播引流、品牌塑造、产品开发等方式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策略,剖析农产品标准化、物流与人才等难题的应对经验,并结合实例阐述精准营销连接产销的实践路径。此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交流,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 “互联网+” 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力量,在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产品流通、重构产业生态中的核心作用。
下一步共青团武安市委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常态化推进红色教育产业帮扶等品牌活动积极整合高校人才智力资源发动青年力量宣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引领更多学子投身“产业 + 建设”一线实践为建设“经济强市 生态新城 幸福武安”贡献青春力量!智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