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3700元吃住130天?警惕御龙湾康养外衣下的非法集资陷阱

来源:发布时间:2025-11-10 09:38:33

  

  “每天不到三十块,包吃包住全国转,永久有效能继承”——当新乡市卫滨区御龙湾温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抛出这样的康养诱饵时,全国数万名中老年人趋之若鹜。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发展八万余会员,吸纳资金约三亿元。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康养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看似普惠的旅居康养模式,实则可能是一个精心包装的非法集资骗局,正悄然吞噬着普通民众的养老钱。一、“天上掉馅饼”的康养套餐,违背常识的价格迷局

  御龙湾对外宣称的核心套餐极具诱惑力:一次性缴纳3700元,即可获得130天的全国旅居康养服务,折算下来每天仅28.5元。服务内容涵盖双人标准间住宿,以及早中晚各六个菜的荤素搭配餐饮。更令人心动的是,这些服务天数可累计、永久不过期,还支持继承与转让,全国八十多个基地可随意换住。若升级至高端门店,每天额外支付30至35元,便能享受28道菜的豪华餐食,其中不乏海鲜,主食10余种,搭配多种营养粥和四种应季水果。

  

  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算出这笔“亏本买卖”:在当下的物价水平中,即便是偏远地区的小旅馆,单床位日租金也远超30元,再加上一日三餐的成本、水电能耗、人工服务等费用,28.5元的日收费连成本零头都不够。御龙湾所谓的“活动价格”,本质上是用远超市场规律的利益诱惑,打破民众对服务价值的理性认知,为后续的资金吸纳铺路。这种“低价引流”的套路,与以往非法集资案件中的“高回报承诺”如出一辙。

  二、政策红线清晰可见,三重特征坐实非法集资嫌疑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康养产业规范发展,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划定监管红线。2025年9月吉林省发布的《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养老机构服务费最长预收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押金不得超过月床位费的六倍,会员费额度不得超过平均月收费标准的六倍。而御龙湾一次性收取覆盖130天的费用,还承诺“永久有效”,显然直接违反了预收费周期的刚性规定。

  

  对照国务院《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御龙湾模式完全契合“非法性、利诱性、社会性”三大非法集资特征。从社会性来看,其通过“全国旅居”概念无差别吸纳会员,八万余名参与者涵盖社会各个群体,属于典型的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从利诱性来看,远低于成本的服务价格、“上市赠原始股”的额外承诺,构成了明确的利益回报暗示,利用民众的贪利心理诱导投入;从非法性来看,御龙湾作为一家酒店管理公司,并未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资金吸纳许可,却以会员费名义开展大规模资金募集活动,属于典型的“无照经营金融业务”。

  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合同中“权益可继承、可转让”的条款,刻意将服务权益金融化,使会员费具备了“类理财产品”的属性,进一步强化了利诱效果,也加剧了非法集资的认定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10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严防以养老名义开展非法集资”,御龙湾的操作显然触碰了监管的高压红线。

  三、“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本质,资金链断裂只是时间问题

  从商业逻辑来看,御龙湾的模式根本不具备可持续性,其本质是一个依靠新资金流入维持运转的庞氏骗局。该公司的收入来源仅有会员费和升级费,而支出却包括全国80多个基地的住宿成本、餐饮开支、人力费用、场地维护等刚性成本。按8万会员计算,其需承担的服务债务总计达1040万天,且这笔债务是“永久有效”的,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累积。

  在收入与成本严重倒挂的情况下,御龙湾的运营核心并非提供康养服务,而是维持“资金池”的流动。新会员缴纳的3700元,一部分用于支付老会员的服务成本,另一部分则用于公司运营和市场扩张,形成“以新补旧”的恶性循环。这种模式的致命弱点在于,一旦新会员增长放缓,资金流入不足以覆盖支出,资金链就会立即断裂。目前8万会员的规模已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当“接盘侠”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服务债务时,数万会员的“康养梦”将瞬间破碎,预缴的费用也将血本无归。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宣称的“全国80多个基地”真实性存疑。经调查,其小程序备案号在工信部官网无法查询,所谓的基地分布也缺乏公开的合作证明。若实际基地数量、服务质量与宣传不符,还将构成合同欺诈。此前多地发生的同类案件中,涉案企业往往通过伪造基地信息、夸大服务能力吸引投资,最终在资金链断裂后卷款跑路。

  四、监管需精准亮剑,民众要筑牢理性防线

  当前我国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康养服务需求正处于爆发期。巨大的市场空间下,难免有不法分子借机敛财,御龙湾模式并非个例,其暴露的是康养行业预付费监管的薄弱环节。监管部门应迅速行动,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市场监管部门需核查其服务宣传的真实性,打击虚假营销;金融监管部门应介入调查资金流向,防范资金挪用和非法集资;公安部门需提前研判风险,做好案件侦办的准备工作,避免风险扩散形成群体性事件。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朴素道理,用商业逻辑判断项目真伪:任何低于成本的服务承诺必然暗藏陷阱,脱离实体经营的“高回报”本质都是骗局。在选择康养服务时,应优先核查企业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经营状况,确认其是否具备养老服务资质和预收费备案;对于“永久有效”“可继承转让”等模糊条款,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因小利而投入大额资金。

  康养产业的发展初衷是为老年人提供有品质的晚年生活,而非成为非法集资的“遮羞布”。御龙湾模式的出现,既是对康养市场的破坏,也是对民众财产安全的威胁。唯有监管及时出手、民众理性防范,才能肃清行业乱象,让康养产业真正回归服务本质,为老年群体筑起可靠的“幸福防线”。对于已经参与的会员,建议及时收集合同、缴费凭证等证据,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专稿:徐向阳)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