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邯郸日报 > 正文

这一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对话

来源:邯郸日报编辑: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文科发布时间:2025-04-16 13:20:07

  “馆陶粮画是用什么粮食制作的?”“和静的葡萄为什么那么甜?”为深化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促进东西部文化交流,4月15日,馆陶县魏僧寨实验小学与和静县第一中学通过钉钉视频,开展了“手拉手·介绍我的家乡”主题活动。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鲁豫接壤区,依傍蜿蜒流淌的卫运河,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隔河相望。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北部,境内山川秀丽,奇峰叠起,气候宜人。两校师生相距3000多公里,一东一西,以家乡文化为纽带,让不同的文化符号在屏幕两端交相辉映,在互动中感受祖国山河壮美,在对话中厚植民族团结情怀。

  

  活动中,新疆和静县第一中学的维吾尔族学生娜孜莱化身“丝路小使者”,通过镜头带领大家畅游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的粼粼波光、草原牧场的骏马奔腾、葡萄架下的丰收图景,配以“冬不拉”琴声的悠扬旋律,让馆陶县魏僧寨实验小学师生沉浸于西域风情的瑰丽画卷。馆陶县魏僧寨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以“运河小导游”的身份,展示千年运河畔的粮画非遗技艺,用童声讲述“中国粮画之乡”的匠心传承、介绍大唐名相魏徵的故事、馆陶黑陶的独特工艺。

  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两地学生争先提问:在“方言小课堂”环节,馆陶的方言“清早儿”(早上)与维吾尔语的“亚克西木斯孜”(你好)碰撞出欢声笑语,语言差异背后的文化共性让师生们深切体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据馆陶县教育体育局负责人介绍,在此次活动中,两地学子通过云端架桥、文化牵线,在感知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更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内涵,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篇章。(通讯员 郭江鹏)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