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全省造林绿化工作专题培训班上,邯郸馆陶县就村庄绿化工作在全省作典型汇报。该县坚持“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为突破口,推动全面振兴,带活工作全局”的战略思路,在没山缺水少绿、自然禀赋较差的黄河故道,先后建起了粮画小镇、黄瓜小镇、艾草小镇、教育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平原农业县建设美丽乡村的路子。
科学规划引领“绿美融合”
馆陶县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将绿化规划深度融入国土空间、产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规划,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结合村庄人口分布、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科学划定绿化重点区域,如村口节点、主干道两侧、公共活动空间等,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让绿化建设成为串联村庄各功能板块的纽带,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科学制定村庄绿化规划和方案,突出乡土特色原则。对于平原村庄,可依托农田肌理,打造以防护林、环村林为主体的绿化格局;同时,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古树传说、民俗活动等元素融入绿化设计,如在传统村落的祠堂周边保留特色古树群,打造具有文化记忆的绿化空间。
改善生态,发展经济。坚守生态优先底线,绿化树种选择以本地常绿长寿乡土树种为核心,占比不低于 70%,如槐树、榆树、枣树等,引进树种仅作为点缀,且需经过适应性试验确保不破坏本地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树种的种植比例,在村庄闲置地块、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药用植物等,如桃树、核桃树、金银花等,既增加绿化覆盖率,又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推广乔灌花结合的绿地模式,在村庄公共绿地中,以乔木为骨架、灌木为中层、花卉为地被,构建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展现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的田园风貌,推动绿化成果与乡村旅游、农产品采摘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保护为先,改造并重。对于现有绿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实施改造提升工程,通过补植乡土树种、优化植物配置等方式改善绿化品质;对于新建村庄或村庄扩建区域,高起点规划绿化方案,同步推进房屋建设与绿化施工。注重绿化功能的多元融合,如将村内闲置林地改造为兼具生态防护和休闲游憩功能的口袋公园。
多元机制激活乡村绿脉
馆陶县通过庭院经济型、环村林带型、街道景观型、生态坑塘型、闲散宅基型、公共空间型等绿化多元模式激活乡村绿脉。
在粮画小镇寿东村,他们不断创新举措实现了蝶变。寿东村作为该县首批美丽乡村试点村和村庄绿化样板村,始终秉持“超生态、大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初心,将村庄绿化美化作为核心切入点,着力塑造以“绿”为鲜明底色的特色小镇风貌。通过系统性规划与持续投入,目前全村绿化面积已达980余亩,村庄森林覆盖率高达65.3%,成功构建了“点成园、线成荫、面成林、周成环”的卓越生态格局。这一坚实的生态基础,为村庄赢得了“2015中国十大最美乡村”、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4A级景区”、“省级森林乡村”等多项殊荣,实现了从环境改善到生态品牌塑造的华丽转身。
为驱动乡村振兴全面融合,在坚实生态基底之上,寿东村创新性建立并深入实践“五为”服务机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
为“产业兴旺”服务,坚持“产业加美丽、美丽助产业”和“生态+效益”思路。将废弃垃圾沟变身“艾香谷”“生态谷”;利用“三清一拆”腾退空间,村集体统一经营,合作发展经济苗木、微田园、采摘园等,打造生态景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为“生态宜居”服务,围绕“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目标,重点实施村庄绿化、绿色廊道、组团绿化、庭院绿化等工程,实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成功将“乡怨、乡忧”转化为“乡愁、乡约”,塑造了绿美交织、生态宜居的田园新风貌。
为“乡风文明”服务,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以绿化为载体,开展“党员林”“先锋林”“署名林”创建及“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提升群众植绿护绿自觉性和文明素养,有效优化民风。
为“治理有效”服务,推行“小队长分包制”,发挥村民推选骨干在“拆墙透绿、拆违建绿”等攻坚克难中的示范引领和群众工作关键作用。成立“美丽导师”“学生会”等组织,动员乡贤、能人、学生等群体参与,激发群众共建共治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性。
为“生活富裕”服务,践行“先富后美,不富不美,既富又美”理念。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自愿无偿提供宅基建绿地;吸引社会团体志愿服务和市场主体投资绿化。绿化美化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爆发式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真正让村民在优美环境中享受生态福祉、体验文明乡风、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腰包鼓起来”。
通过以生态理念为引领、以“五为”机制为抓手的系统性实践,寿东村成功探索出一条绿化美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相互成就的特色发展之路,为馆陶县深化“林业+特色小镇”融合、践行“两山”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鲜活样板和强大动力。 (记者 李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