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九月的金风裹挟着桂香,轻柔地拂过校园的角角落落,在我们满怀憧憬奔赴新学期的同时,一个饱含温情与敬意的节日--教师节,正悄然临近。9月8日上午,经开区东尚璧小学举行了“粉笔有光,师恩久长”的第二周主题升旗仪式。
在响亮的国歌声中,升旗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地升起,浓浓的爱国情油然而生。
演讲者:六一中队 石嫣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粉笔有光,师恩久长》。
当我们走进教室,第一眼看到的,是讲台上那盒朴素的粉笔。它洁白无瑕,却能在黑板上描绘出知识的海洋;它身躯微小,却能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每一次板书,都是老师用心的耕耘;每一抹粉尘,都是老师智慧的闪光。
老师像粉笔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为了让我们听懂一个公式,他们一遍遍讲解;为了让我们写好一篇作文,他们逐字逐句修改;为了让我们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他们耐心地引导、鼓励、批评。粉笔在手中慢慢变短,而我们的脑海里,却渐渐装满了知识与力量。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失利,心情很低落。是老师轻声安慰我,帮我分析错误,还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那句话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继续努力的路。
同学们,师恩并不只是课堂上的传授,更是生活中的关怀与陪伴。老师用粉笔写下的是知识,用行动教会我们的是做人。他们不求回报,只愿我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如今,我们已经六年级了,即将告别小学的校园。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老师的教诲都会像那一抹粉笔的光,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所有老师说一声:谢谢您,老师!愿这粉笔的光,照亮我们一生的路;愿这份师恩,温暖我们一生的心。
高利平校长国旗下讲话
周恩来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新中国第一位总理,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光辉事迹,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他励志和律己方面的事迹。
少年周恩来在读书时,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一次,校长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学生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学生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站起来,响亮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小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青年赴日留学前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再到赴欧求索“为共产主义宣传奔走”,最终回国投身革命……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二十多年的总理任期,周恩来一直在为中华腾飞世界而奋斗。
周恩来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他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纪律和其他各项纪律;他勤俭节约、永葆艰苦奋斗本色。
1958年1月,周恩来到杭州视察,随身带着自己的枕巾、棉褥子、床单和旧被子。旧被子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在梅园新村用的那一床,洗得已经泛白。枕巾也是用了又用,中间已经破损。他就把中间破了的地方剪掉、两端重新缝上继续用。浙江省警卫处副处长王长索同志实在看不下去,就趁他去开会的机会,领了一条新枕巾给换上了。周恩来开会回来后,发现换了新枕巾,就询问换枕巾的来龙去脉。王长索觉得那条枕巾已经很旧,而且换一条枕巾也花不了多少钱,就一五一十地向他报告了情况。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个光荣传统。周恩来坦率地说,六七亿人口的中国就一个总理,再穷也不缺那几身新衣服,但问题不是缺不缺衣服,我这样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而且是提倡节俭、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保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
“丹育桃李,热血铸栋梁”这是对老师真实的写照。授业解惑,老师是书;传递文明,老师是桥;科教兴国,老师是帆。请大家记得,在教师节,怀着最真诚、最热烈的心,向我们的恩师,再次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