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关林地质大院·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洛揭牌。截至目前,洛阳市已有5家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展示和宣传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先进事迹,具备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2022年,全国启动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评选建设活动,共有140家单位入选。2023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命名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决定》,以关林地质大院为主体的“河南省地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147家单位入围。
据介绍,关林地质大院位于洛龙区关林街道,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地勘三院和地矿一院两大院区组成,目前已建成科学广场、地质书屋、地质展馆等参观场所,内有202套矿石标本,包括珍稀恐龙蛋化石等,展品最早可追溯至上亿年前。下一步,该基地将面向青少年等社会公众开放,充分展示地质行业“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大力弘扬李四光、黄大年等地质科学家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献身地质事业的崇高精神,激励新时代地质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地质力量,引导青少年树立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志向。
省国资委副主任刘银志、省科协副主席邓洪军、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张传慧、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纪云等参加揭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