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一早,武陟县嘉应观黄河文化博物馆又迎来一批研学团队,来自焦作市焦东路小学的7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这里开展“传承黄河文化,弘扬治黄精神”主题研学活动。嘉应观黄河文化博物馆的讲解员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把黄河文化演绎得趣妙横生,现场的学生们瞪大求知的眼睛认真听讲;在“非遗”体验区,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黄河泥埙,体验“黄河号子”,感受黄河文化魅力……
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的嘉应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黄河河神庙。武陟县嘉应观黄河文化博物馆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黄河文化研学游活动,深受学生们的追捧和喜爱。
“这里的古建筑非常壮观,历史也很悠久,王景、潘季驯、王化云这些从古至今治水英雄的故事,让我感到十分的佩服。”博物馆内,焦东路小学四年级学生赵若钧一边听讲解员介绍,一边在小册子上记录自己的研学感受。
“学生们来到嘉应观,亲近母亲河,通过参观古建筑文物、制作黄河泥埙、体验‘黄河号子’、学习黄河流域地形地貌知识等方式,深入了解黄河的人文历史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行走的课堂’中开阔眼界、汲取知识。” 焦东路小学带队老师窦天颖说。
武陟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中国黄河文化之乡”。近年来,武陟县围绕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四大怀药”中医药等优质研学资源开展研学活动,科学谋划编制具有武陟特色的研学线路,推出嘉应观黄河文化博物馆—人民胜利渠渠首—御坝黄河文化研学营地—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沁河口—沁河杨庄改道纪念亭—老龙湾险工文化园等“黄河文化研学之旅”精品线路,开展主题研学体验实践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文旅场所、场景成为课堂,让学生在“知”与“行”中实现学习知识与自我成长锻炼的完美统一,打造了文旅新业态、新亮点、新场景,也让众多游客在武陟体验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
“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和郑州、新乡等地的教学机构进行对接,现在已经接待了万余名游客。”看着营地内成群结队的学生,武陟县嘉应观镇御坝黄河文化研学营地负责人司洛省高兴地说。
“下一步,我们要紧盯武陟的黄河文化资源,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游武陟,读黄河’研学品牌,积极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全力做优做强研学游。”武陟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二军说。